德农函〔2025〕51号
答复类型:B
陈利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德化县委、县政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强化全产业全链条融合,助推我县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6个,市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53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棘胸蛙深加工成功申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重点培育了安娜茶油文化产业园、春秋农场葡萄酒庄园、大铭生姜加工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的转化率。引进“中国农旅城”、“厦门绿帝总部经济”等项目建设,打造立足德化、服务闽中、辐射全国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在拓宽销售渠道方面,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鼓励支持新型农(林)业经营主体发展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提升,对农业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即SC认证)给予补助3万元,对首次申报获得绿色食品的补助3万元,对获得省、市名牌农产品分别给予奖励5万元、3万元。2025年组织10家农业企业首次认证绿色食品、3家企业申报市知名农产品品牌、德化蓝莓和德化果冻橙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配套补助资金90万元用于持续开展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对建设销售中心、举办宣传展销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品牌宣传及参加展销活动给予奖励。全县名特优新农产品在省级以上各类评比中获奖项50多个,借助大型展会影响力,打响“德化农优”品牌。德化“三黑”已进驻厦门元初、福州永辉、盒马鲜生等7家大型连锁超市。
目前,我县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我县地形山地多,耕地坡度大,给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较大困难,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单宗农产品产量偏小,生产成本高。二是大部分特色农业经营主体的科研、精深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发展之中,尤其是精深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等问题。三是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贡献较小,土地利用率不高、产出率低等问题,影响土地资源价值提升,
下阶段,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继续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夯实农业的基础,突破产业链关键节点,持续推进我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依托我县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精准引进产业链中加工、销售等关键节点项目,全程跟进丰佰家食品增资扩产、无添加芽苗菜植物工厂、瓷都鲜生净菜供应链等在谈招商项目,打造集农产品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产业聚集区。同时,利用现行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保障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要,拓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路径。
二是推动产业兴旺。继续出台乡村振兴农林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补政策,扩大“三黑三黄三宝”、名特优新农产品经营主体等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深入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建设。新增培育一批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
三是打响“德化农优”品牌。常态化组织生产经营企业参加“农交会”“绿博会”“名特优新农产品产品对接会”等大型展销活动,积极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大力宣传推介我县名特优新农产品,建设“德化农优”旗舰店,打造集宣传展示、研学参观、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展示中心,集中展示我县名特优新农产品。
分管领导:肖玉传
经办人员:查巧龙
联系电话:23512470
德化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