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纸、焙纸、揭纸……日前,笔者走进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南埕镇古法造纸技艺馆,造纸老匠人林仁积正在向暑期研学学生示范捞纸。随后,他们通力合作,一张张“云鼓纸”新鲜出炉。
近年来,南埕镇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技艺”,积极探索党建与非遗文化有机融合的新路径,将非遗和研学、文创相结合,创建古法造纸技艺馆,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体验造纸 探寻非遗奥秘
“我制作了一张纸!我能制纸了!”今年读小学二年级的林仕钦小朋友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高兴,他说要用自己做的纸画幅画。
“制作手工竹纸,我们要选用半年以下的嫩竹……”学生们在老匠人林仁积地讲解下,了解了手工竹纸制作的水沤杀青、篁锅蒸煮、锤打竹麻、舂竹洗料、石臼捣料等环节,明白了竹子变成纸浆的神奇过程。
在南埕镇古法造纸技艺馆,玻璃柜内展示的是古人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了岩画、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帛书、兽皮书、竹简、古籍、木刻雕版等。学生们兴趣浓厚,一边参观,一边提问,志愿者为学生们科普了纸和造纸术的发展历程,让大家对造纸步骤和原料选材有初步了解,感受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智慧结晶。
“双臂没入纸浆槽,将手中的抄纸帘摇荡几下,再缓缓举起,纸张就打造完成了……”林仁积向前来体验造纸的学生一边展示一边讲解古法造纸这项“非遗”文化。
在展览馆内设置了浆池,游客可以通过拌浆耙搅拌浆池中的纸浆,再用抄纸架、抄纸帘捞取纸浆,再通过烘干机,体验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纸张。
学生们跃跃欲试,当经过捣浆、抄纸、舀浆、吸水、风干、取纸等工序,学生们终于用古法造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纸。完成后,学生们还自由选取了模具和颜料,在这张来之不易的纸上,通过拓印和绘画相结合的形式创作出一幅幅多彩作品。
“这里能体验到古法制纸工艺,可谓是一部‘活教材’。通过这样的体验,不但让我们有了直观的感受,更能培养我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在读本科大三学生吴雨珊深有体会地说。
古法造纸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与静心。一张简简单单的纸,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也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学生探索造纸的秘密,感受造纸这项非遗文化。
漫步展馆,纸香缱绻,独特的纸香扑鼻而来,南埕镇通过以“纸”为设计元素创作,打造成一个纸艺术的专业展览馆。馆内充分运用造纸工艺的各种元素,让参观者对纸的前世今生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知,感受古法造纸的文化魅力。
一纸清欢 非遗助力振兴
南埕,古称“蓝田”。
古法造纸,是南埕镇地方传统技艺。古时,南埕生产的书写纸因其色泽白皙如云、质地柔韧似鼓皮,得名“云鼓纸”。
“云鼓纸”制作过程包括:选竹、挞竹、腌竹、碎竹、舂竹、打浆、抄纸、焙纸等八大工序,又含去青、晒料、煌煮、窖沤、漂洗等七十二道小工序。繁复而严谨的工序,见证了南埕先民博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们家族清代编修的家谱采用‘云鼓纸’书写,至今完好无蛀。”南埕村民林西安说,当地留传下来的一些墨宝、地契、文书等也均采用“云鼓纸”书印。
据南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光明介绍,南埕镇地处我县东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不酷暑,冬短不严寒,四季分明,境内竹木葱茏、藤蔓缠绕,再加之涧水充沛,为造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宋代以来,先民开始以毛竹为原材料大量生产火烧纸和书写纸。明末,林忠字盛隆,号荣蓼,原籍南安后坑埔莲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生。因家贫,少年时即随其叔入德化挑纸为生,排行第三,人呼“纸三”,后联合永春郑世雄、郑世英、林兴珠等名将投郑成功麾下抗清复明,称为“纸三反”。“云鼓纸”在他的传播下,也随之声名远扬。清代,南埕持续盛产“云鼓纸”,除在我县境内销售还远销仙游、永泰、永春等地。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埕镇12个行政村:西山、前锋、高漈、半岭、南埕、枣坑、塔兜、望洋、许厝、连山、蟠龙、梓垵均有造纸,高峰时共有纸厂61个,纸窟372座,造纸工人超过850人,年产纸超过25500个,远销福州、莆田、泉州等地。造纸成为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
八十年代后,随着“小县大城关”战略布局,大量青壮年进城读书务工,加上机械化规模化造纸厂的崛起,南埕的造纸业逐渐衰微。
近年来,南埕镇为加强历史文化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制定了建设“林业重镇、旅游名镇、生态强镇”的目标,策划生成一系列研学旅游线路,打造集吃、住、游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该馆以“纸香缱绻 墨意香浓”为主题,分“传承故事、工匠精神、艺术创造、互动体验”四个部分展示,致力打造成造纸文化示范基地,更好展现古法造纸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古法造纸技艺馆既是历史文化得以留存,让“纸中丝绸”云鼓纸继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又为乡村旅游带来“流量”,助推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