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浩荡九仙山
时间:2022-09-22 08:37 浏览量:

    如果要选一座德化境内最为著名的山,你会选哪一座呢?

    明代张士宾认定了九仙山。他在《九仙山志·自序》给出这样的理由:“吾闽固多山,而奇峰绝巘具福地之一体者,即区内亦指不多屈,况吾邑乎!北逮三十里许,有山戟立棋置,不知其几千万状,名曰九仙者,是为最著。”“奇峰”“福地”“不知其几千万状”……极尽赞誉。

    这不只是出生于九仙山下的张士宾的一家之言,在代表官方声音的历代县志里多有类似之词。

    九仙山景致奇特.JPG

    九仙山景致奇特

    《德化县志·古迹志》(乾隆版)称:九仙山,“九峰矗立,名胜难以殚述,游踪不绝,题咏如林。”另外,《德化县志》(嘉靖版)有关九仙山的记载是这样的:在东西团,西界汤泉团,山势高广,甲于诸山,为戴云山之发祖……九仙山“甲于诸山”,从现在科学的眼光来看,海拔肯定比不过大戴云、小戴云等诸峰;只能说,古人先入为主,凭印象臆断,九仙山不仅高度还是名气在县内是无可比拟的存在。

    走进九仙山,特别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九仙山,你不仅会惊异于那里的山水烟霞,更会被大山里浸润的五彩人文所折服。释道儒三教人物的踪迹遍布山南山北,山上的片石枝草写满神奇的故事……

    或许,我们可以再大胆一点:彼时九仙山上烟霞浩荡,宗教兴盛,社会稳定,百姓和乐,一群文人雅士散漫于德化的山林寺院,引水流觞,酬唱对答。我们能不能在山上看到何朝宗等大师的身影?

    道家蓬莱到佛教净土

    九仙山,以仙为名,最早是一座很有道教意味的山。

    它为什么叫九仙山?有不同的版本,大多与道教有关。山上有九峰并峙,因而命名九仙;明知县杨文正在 《九仙山志序》称“仙游九鲤胜事俱在,德化邻之,则山名九仙”,把这座山名的由来与仙游九鲤湖何氏九仙关联在一起。《德化县志》(乾隆版)记载是“相传昔有隐士九人居此,俱仙去”,故名。传说,一日,八仙在山顶下棋,一樵夫在一旁凑热闹,看了一下午,日薄西山才下山,一看人间已不知过了多少年,于是返回山中修炼,后忝列仙班,故有九仙之说。在建九仙山气象站之时,山顶存有“仙棋盘”和“将、仕、卒”三子;民间至今流传着“九仙也有石棋子,戴云也有莲花池”的谚语,似乎确有其事。

    “蓬莱第一”摩崖石刻.JPG

    “蓬莱第一”摩崖石刻

    现在,九仙山上尚有不少含有道教意味的摩崖石刻。譬如,集中于九仙山西南、鹫岭一带的“蓬莱第一”“仙光”“飞升台”等石刻,“丹鼎何年鹤驭,白云此处仙家”“大药已随真鼎去,月明赢得列仙来”等诗句石刻,明显借用了道士炼丹、驾鹤成仙的故事。

    当然,与道教遗存相比,九仙山的佛教禅味更为浓郁,甚至可以说,唐代之后,九仙山已是佛教的“一方净土”。

    灵鹫岩山门.JPG

    灵鹫岩山门

    说到九仙山的佛教香火,必然要提到开山祖师邹无比。走过刻有万历年间德化知县杨文正题写着“一方净土”古香古色的山门,就来到灵鹫岩。相传沙县邹无比,十六岁出家,云游至九仙山,卜地拓基,于唐开元丙辰年(公元716年),以石构件建成灵鹫岩的前身——临峰石室。现在的灵鹫岩分前后两殿,后殿上供奉有开山祖师无比。在前后殿之间有一空地,乃唐代灵鹫岩遗址。十多根残存的石柱高达一丈多,听说,现在前殿部分高过两丈的石柱,也是唐代遗物,已是苔迹斑斑。石头怎么判定年代?据说,唐代石柱常是两头稍小,中间略粗,这些石柱还真有这一特点。

    宋代德化兴建寺宇,宗教盛行。据宋志载:“德化五乡寺占五十五所,庙占九所”。遗憾的是,其中所录寺庙并无“灵鹫岩”,或许当时它还只是小室,连“寺院”都算不上。《德化县志》(乾隆版)称:宋元香火不治。明代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永春吕尚四聚众据此抗击官军,被明政府围剿,寺庙烧毁。万历初年漳平僧人德行和尚率18位僧徒,主持重建,多年始成。万历后期德化知县杨文正为其山门题写“一方净土”。

    果然是一方净土,历经种种涅槃,明代万历之后,灵鹫岩日益兴盛,九仙山的佛教氛围浓厚。香火缭绕着寺院,山水间散乱着僧侣信众的身影。

    永安岩全貌.JPG

    永安岩全貌

    天启甲子年(公元1624年)德行和尚逝世,被尊为中兴灵鹫的第七代一世祖,其18个僧徒分别住持德化寺院和开基尤溪、大田、同安、漳州、沙县、泉州等地,称为九仙派十八支系。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九仙派各支系已发展僧徒925人。此外,万历年间,九仙山除了灵鹫岩,永安岩同样香火旺盛。仙峰岩、会仙室在万历中期也得以重建。明末,通仙岩(即竹林庵)尚在,清代盛极一时。普陀岩、莲花岩那时香火如何已不可知,现在只存遗迹。万历年间的九仙山,香火旺盛,信徒众多,一度成为省内尤其闽南一带佛教活动中心之一。

    “寻方外侣”到“群公逸兴”

    “拄杖寻芝术,西来眺九山。颇知闲岁月,云水共开颜。”作者是唐代坐化于盖德吾华寺的陆禅祖师僧无晦。这是现存最早写九仙山的诗句,开启了文人逸士吟咏九仙山的先河。

    宋代德化县主簿陈元通《九仙山》一诗,其中有一句“为爱遍寻方外侣,乘闲便向洞前游”颇有代表性。在宋代,游客包括官员,上九仙山更多的是为了“寻方外侣”,体味仙山幽静玄妙之处。同样在宋代,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泉州知府王十朋率官员到九仙山龙池祈雨,“祈雨有应”,凿“祭崇隆进祝圣南池”八字,以记此盛事。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此方石刻,或已磨灭在风霜岁月里。

    “群公逸兴相招引,云自无心任去留”是詹仰庇《游九仙》的诗句。从“群公逸兴”四字,我们可知,明代游九仙山已是群体性活动,众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会聚九仙山,壮怀逸兴,吟诗作对。

    其中,以张士宾最具代表性。他出生于九仙山下琼英山后,或许他把九仙山当成母亲山一样来热爱吧,一生甘当九仙山的吹鼓手。仅收录在《德化县志?艺文志》(乾隆版)的九仙山诗文有诗4首、序1篇、游记1则,连同其他作为正史附录的诗文达20余首。事实上,他还专门编纂《九仙山志》,与周则森筹建“半闲亭”,发掘“九仙十二景”,并为其配诗。现在人们熟知的“九仙十二景”——灵鹫奇花、永安翠竹、高台说法、层洞摩云、魁星彩笔、弥勒禅门、龙池霖雨、石井甘泉、宝林织翠、夕照回光、莲峰月色、松径风涛,皆源于此。之所以到现在广为流传,还与后人多有和诗,影响深远有关。

    圣门一带有很多名人石刻.JPG

    圣门一带有很多名人石刻

    历代县志都有记述九仙山,仅《德化县志·艺文志》(乾隆版)就收录了50多首(篇)有关九仙山的诗文,可以说是“一部艺文志,半本九仙山”。另,九仙山现有摩崖石刻49方,时间也多集中在明代,而且不仅诗文、石刻,还是匾额,作者多为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一时“群公逸兴”,其中不乏学富五车的学士、金紫银青的人臣。例如,大学士张瑞图、太仆卿丁启浚、状元庄际昌、户部主事郑沛、大学士史继偕、翰林院检讨赖垓、太常寺卿李懋桧等先后为九仙山灵鹫岩或永安岩题写匾额。

    赖垓为永安岩题写的匾额.JPG

    赖垓为永安岩题写的匾额

    秀美的九仙山,荟萃了德化有明一代丰厚的人文。山因名人而名,还是人因名山而名?很难下定论,只能说是互相成全吧。

    弥勒禅门与莲峰月色

    到九仙山,没进弥勒洞,就好像吃川菜没放辣,没了灵魂。

    张士宾《九仙十二景》诗中,弥勒洞一带称“弥勒禅门”,诗文也大有可观之处。诗曰:玲珑古洞秘青霞,指点苍山木石赊。绣佛何年留面目,白云缭绕作袈裟。诗味禅味俱足,当然,他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洞里的弥勒是什么时候就存在的。

    弥勒洞.JPG

    弥勒洞

    从题写着“兜率陀天”洞口进入一天然石室,中为一趺坐弥勒佛。高达2.7米,宽约3米,底座周长约8.9米,腆肚,肥脸,双耳垂肩,一手执布袋,一手持珠,神态生动,衣褶流畅。《德化县志·古迹志》(乾隆版)载:俗传,石故像果老,日有群仙奏广乐,无比厌之,改雕弥勒,仙乐遂绝。从中可知,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即有此石像,相传为唐代邹无比所雕。传说的准确性,有待考证。从现有记载来看,以布袋和尚契此为原型塑成弥勒佛供奉的,最早是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浙江宁波的岳林寺。另外,邹无比一个出家人,而非雕塑大师,隔行如隔山,要雕出如此流畅传神的石刻造像作品,真要借助法力。

    我想到洞口“兜率陀天”四字题写的人,我还想到了丛林草莽间的普陀岩遗址,我甚至想到了1967年文革期间被毁的灵鹫岩15尊石佛。它们都在指向一个共同标的——石刻造像。

    “兜率陀天”四字,下饰缠枝莲浮雕,右有“詹仰庇题”等字样,左款“温陵张文奎”清晰可辨。詹仰庇,安溪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官至刑部右侍郎,退隐后寓情山林。时间还是指向明代之前,但又不早于北宋崇宁三年。

    莲花峰一带有普陀岩、莲花池、莲花岩遗址.JPG

    莲花峰一带有普陀岩、莲花池、莲花岩遗址

    普陀岩遗址前临莲花池,面向俊秀的莲花峰,原为三落大殿,四周有不少散落的石头构件。这一带即张士宾《九仙十二景》中的“莲峰月色”。现存比较完整的,是遗址后方有一尊趺坐于巨石之下的观音石像。上有“补陀”二字,观音造像长期被风雨侵蚀,面目及线条糊涂。好在巨石之下有一小洞,匍匐而进,可见到“补陀岩”石刻,时间为“大元至元甲申”,落款是“乙伯贯立”。那么观音石像的时间会不会就在公元1283年前后呢?

    元代观音石像.JPG

    元代观音石像

    据称,灵鹫岩原有15尊石像,相传是邹无比在坐化前与其徒普惠建造灵鹫岩时所雕刻。那时以他们师徒2人之力要雕琢出15尊石像,谈何容易?我又想到了,大明万历年间,德行和尚带着18僧徒重建灵鹫岩热火腾腾的场面……

    一座山上竟出现这么多的石造像,德化雕刻技艺早在明代之前就已炉火纯青,那么德化明代瓷雕技艺的源头会不会就在九仙山上?

    近日,看到美国收藏家普孟斐《中国白——伟大的德化瓷》一书,其中,有一段文字提起了我的兴致。部分译文如下:“我收藏了一件罕见带有何款印章的明代观音……观音背后有一块手书瓷版,上面的字迹肉眼很难看清……我们将该件瓷塑送往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用X射线和紫外线进行详细检测。在紫外线下……背后的书法清晰易读,这是350多年来的第一次。字迹表明这尊观音是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即公元1618年创造的。”

    何朝宗生活年代大致在大明万历年间,与九仙山香火与人文最为兴盛的时间契合。有时不禁会想:当城居的何朝宗们挥动篾刀,雕塑出一尊惟妙惟肖的佛像时,九仙山上梵音四起,文人雅士人影散乱,对酒当歌——眼前烟霞浩荡。

    (来源:《瓷都德化》连江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