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11116-1000-2022-00037
    • 发布机构:德化县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2-12-07
    德化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方案
    时间:2022-12-07 15:2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教基〔2021〕28号)文件精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确保幼儿在园期间能够获得有价值的幼小衔接经验,提高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究可行的实践模式,帮助儿童实现由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实现儿童实现由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 

      二、发展目标 

      树立主动衔接意识,深化幼儿园和小学课程改革,减缓衔接坡度。基本建立、完善幼小协同合作,家校共育机制,明显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构建科学适宜的双向衔接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 

      三、发展任务 

      (一)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1.明确入学准备教育内容。幼儿园要从幼儿小班入园开始就注重幼小衔接工作准备,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一是明确核心内容。各幼儿园要树立科学衔接理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的核心要求。二是开展丰富的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结合本园实际,设计丰富的“幼小衔接”主题活动。三是加强习惯养成教育。重视培养幼儿倾听和阅读习惯,逐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四是做好环境准备。各试点园(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活动室的空间布局,逐渐适应小学的教育环境。(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幼儿园) 

      2.实施全方位多维度衔接。幼儿园在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全过程、重点阶段和全面性的衔接,即: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衔接、大班下学期重点阶段衔接和幼儿身心、生活和学习等全面衔接。要坚决防止片面性和“一刀切”,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幼儿园) 

      (二)开展入学适应工作 

      1.开展适应性教育。小学要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要多维度地降低衔接的坡度,坚持“零起点”教学,按照国家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实现双向衔接、科学衔接、有效衔接,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 

      2.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小学要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丰富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要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实施方式,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在开设校本课程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以《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为核心,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做好课时安排,保障教育效果。(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 

      3.改革评价方式。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差异性,探索实施增值性评价。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适度调整作息安排,积极倾听儿童需要,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责任单位: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三)加强衔接专项培训 

      1.强化双向学习。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等,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园、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确保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价值取向一致。重点强化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学习和解读,不断增强教师双向主动衔接意识,提升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责任单位: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2.实行专家引领。通过邀请专家、名师开展系列讲座或开展线上理念推送等形式,让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幼小衔接观念,探寻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切实帮助儿童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全县各园(校)成立由园(校)长、分管领导、教务主任组成的园(校)级幼小科学衔接培训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会,使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以促进幼儿(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学习有效帮助幼儿做好科学衔接的一些教育途径和方法。(责任单位: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3.纳入师培项目。加大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本实施方案的宣传培训力度,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培训和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特别要加强小学低段教师和幼儿园大班教师关于幼小衔接的相关培训。按照教育部《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要求,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儿童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加强适应教育,切实提高园(校)长、教师科学实施幼小衔接的能力。各试点园(校)要利用园(校)本培训,帮助教师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及任务,同时发挥试点园(校)帮带作用,起到示范引领、辐射作用。(责任单位:教师进修学校) 

      (四)建立衔接协同机制 

      1.强化主动衔接和双向衔接意识。各试点园(校)要树立主动衔识意识,协同合作,完善共育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共同探讨研究幼小衔接工作。要以孩子的终身发展为本,小学要主动向幼儿园的大班教育靠拢,要从校园学习、行为能力、人际交往、生活自理、安全自护五个维度不断强化和提升良好习惯的养成,让每个孩子能够从幼儿园自然地走进小学生活。(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小学、幼儿园) 

      2.建立幼小学习共同体。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研究和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两个“指导要点”,在衔接过程中把握住“儿童为本、双向衔接”等基本原则,做到全程、全面、双向、科学衔接。(责任单位:初教股、教师进修学校、各小学、幼儿园) 

      (五)强化联合教研制度 

      1.建立幼小联合教研体。各试点学校要切实发挥好教研的研究、指导、服务作用,要建立幼小联合教研体,定期开展集体教研工作,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体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年度计划,开展一年两次的联合教研,一次由小学牵头,一次由幼儿园牵头。(责任单位: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2.完善教研制度。幼儿园、小学教研员要共同牵头负责区域内衔接教研工作,指导幼儿园和小学做好全面准备和适应,定期联合深入幼儿园和小学,开展专项培训,指导完善园(校)本教研制度。(负责单位:教师进修学校) 

      3.推广试点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进幼小衔接课程实施。试点园(校)要定期开展聚焦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及时做好总结。重点突出大班阶段幼小衔接关键能力的培养,形成《幼小衔接指导手册》,面向全市幼儿园、小学低段发放,为全县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参考。(责任单位: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六)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 

      1.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幼小衔接工作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的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统筹利用好社区资源,使其参与到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责任单位: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2.充分发挥家长作用。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搭建家园校沟通的平台,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深刻理解幼小衔接的教育价值。小学、幼儿园、家长要加强联系,立足儿童发展,切实解决学生情绪发展、习惯养成问题。通过多方联动促进有效的儿童发展评价。努力构建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关系,邀请各年龄段家委会代表参与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多元化评价工作。(责任单位: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3.开展家园校共育活动。通过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开放日、开办家长培训课堂、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帮助家长认识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开展入学参观、模拟课堂、亲子游戏等丰富的家园校共育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了解小学生活和学习情境。指导家长在家中模拟小学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责任单位:各试点小学、幼儿园) 

      (七)加强督导,建立督导检查机制 

      将幼小科学衔接纳入督学督导工作计划,重点关注幼儿园及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和小学一年级“抢跑”情况。督查小学是否坚持经验有起点,知识零起点,努力通过课堂教学保证每位学生习得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绝不出现“课外学过,课堂加速”的现象,科学做好小学教育“加减法”。结合“双减”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的治理力度,开展学前儿童小学知识学习专项治理。严肃查处接收学前儿童开展违规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将其列入黑名单并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责任单位:初教股、督导股、教师进修学校) 

      四、实施步骤 

      (一)精心部署,试点先行 

      2022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教育局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各试点幼儿园、小学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教师进修学校指导试点学校基本建立幼小协同合作机制。 

      2022年12月11日至2023年1月10日,建立各试点学校内双向衔接机制。 

      2023年1月11日至6月30日,各试点幼儿园、小学结合两个“指导要点”,完成教师培训工作,极探索幼小衔接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每学期形成1篇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总结和案例报送县教育局。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试点幼儿园、小学深度合作,探索实施入学准备活动,同步研究入学适应活动。 

      (二)总结经验,全面启动 

      2023年12月1日起,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形成《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在全县进行推广。 

      (三)健全机制,长效推进 

      2024年12月31日前,总结全县实践经验成果,进一步完善幼小衔接机制、政策,继续健全联合教研制度和幼小协同合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幼小衔接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定期开展“幼小衔接”专题教师培训,提高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幼小衔接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统筹各方资源,确保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取得实效的同时加大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推进力度。 

      2.制定方案,推动落实。县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各试点学校,共同研究制定幼小科学衔接具体实施方案及教研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完善政策举措,健全工作机制,提供经费支持,切实保障衔接教育的软硬件条件。 

      3.及时总结,务求实效。定期开展调研、交流或展示活动,及时总结试点幼儿园、小学工作经验,树立典型,科学推广,稳步、有序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1.丰富教育宣传手段。充分利用新技术(微信、视频号、微博等)资料,广泛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改革信息和幼小衔接政策,树立正确导向,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让其认识超前教育的危害,营造广泛支持幼小衔接的教育生态。 

      2.建立宣传引导制度。各试点学校要建立宣传引导制度,完善学校宣传网络,实现幼小科学衔接工作成果的共建、共用、共享。要设立宣传信息员,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典型经验和个人事迹进行梳理总结宣传并及时进行推广,树立科学导向,形成生态环境圈。 

      3.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各试点学校通过访谈、座谈、问卷和家长会等多种途径,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儿童衔接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状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实现家校合作共育。 

        

        

                                                                                                                                                      德化县教育局 

                                                                                                                                                      2022年11月31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