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化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5110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7-23 17:38 浏览量:

    赖露晶等4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德化非遗文化项目的活化与运用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德化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利用工作。 

      一、扩增非遗传承载体

      积极组织开展县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评选认定工作,推动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申报更高层级,壮大非遗传承的载体及数量。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县级及以上非遗项目5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12项,县级43项;共有县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297人(不含已故),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12人、市级36人、县级246人;共有县级非遗工坊16家;各级非遗传习所19家,其中市级13家,县级6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13家。根据《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管理办法》《泉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结合非遗保护工作实际情况,我局计划参照上级工作周期每三年开展一次县级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传承人评选认定工作,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保障。在评选认定工作的基础上,我局依托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非遗工坊、非遗传习所等平台不定期举办沙龙讲座、非遗研学实践课、非遗技能免费培训等特色非遗体验项目,同时通过实际考察给予相关非遗点位一定的资金补助,及时下达上级补助资金,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实质性载体及资金支持。

      此外,我局搭建了德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平台,将我县非遗项目的文字材料、图片、视频资源导入平台存储,截至目前,已收录非遗图片1003张、非遗视频106个,资源总量达17.2GB,并且仍在不断完善当中。

      二、拓展非遗传播广度

      近年来,我局以国际化与本土化双轨并行,持续深化德化非遗的传播维度。在国际传播层面,我局主办或参与了瓷光玉韵—中国德化窑世界遗产文化万里行—当代陶瓷艺术作品展走进克罗地亚、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分论坛“中国白”德化陶瓷展览、2025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德化陶瓷艺术专题展、文明交流互鉴活动走进土库曼斯坦“中国白·德化白瓷艺术专题展”等活动,以及“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在美国、日本、丹麦等国家的展览,深度推动德化瓷烧制技艺的国际化传播;邀请知名国际友人埃文·凯尔和表演艺术家李光复老师作为特别嘉宾,共同踏访月记窑、屈斗宫窑等承载着德化陶瓷灵魂的重要地标,进行沉浸式文化交流与体验,向全球观众传递德化陶瓷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在本土传播方面,我局着力打造“非遗+”融合矩阵,成功组织举办多届伴手礼大赛,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跨界融合;组织非遗传承人或非遗项目在《乡村大舞台》、庆祝申遗成功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上演出、展示,参加“宋元中国?海丝泉州”非遗踩街、泉州市“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2023年福建省露营季、泉州城市文化展、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宁波海丝文化旅游博览会、深圳文化旅游博览会、厦门海峡文博会、海丝泉州晋江国潮文化节等各类展会;策划“听瓷的声音”音乐节、瓷”音汇—音乐演艺活动、“瓷”声美好?金曲天王天后群星演唱会、月记窑“福(壶)文化”柴烧盛典暨传响世遗管弦音乐会、《遇见泉州》大型文艺演出秀等文艺演出活动,将非遗元素融入文旅场景;指导龙浔镇、雷峰镇开展每年的祭窑神、摆大龟、耕牛节等非遗民俗文化活动,守护文化根脉,赋能乡村振兴,让非遗民俗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精神纽带。                                                                                                                                                                                                                                                                                                                                                                                                                                                                                                                                                                                                                                                                                                                                                                                                                                                                                                                                                                                                                                                                                                                                                                                                                                                                                       

      三、激活非遗创新路径

      为激发非遗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局通过多元艺术形式融合与场景创新实现非遗活态传承。一是组织瓷艺城创编南音情景剧《丝路瓷艺》,在2023年12月31日首次公演,后续在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进行部分演出;二是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项目德化山歌、市级非遗项目泉州刣狮、三通鼓、德化纸狮,以及南音、木偶、古琴等众多非遗文化融入进行创作编排,打造了陶瓷主题文艺演出“遇见中国白”文化一台戏,已在霞田文体园小剧场、2024大师IP+新品发布会、2025年畅游瓷都·乐享五一“遇见中国白”文化一台戏文艺演出活动、第十二届全球视频媒体论坛考察团来我县考察等重要场合演出,后续我局将不断持续排练、提升“文化一台戏”,致力于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并结合重要活动或假日开展相关演出活动。

      在文化工程的支撑上,我局重点推进三大载体建设。一是加快陶瓷博物馆新馆建设,规划建设集世界陶瓷文化、文物研究基地、展示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地标;二是推动德化县文化馆(新馆)智慧文化馆建设,围绕智慧文化馆服务平台、数字文化资源、非遗美育智慧体验空间、主题空间展陈四大任务,充分依托文化馆现有资源,从体系化建设、数字服务功能、艺术资源建设、线上线下结合、传播应用以及大数据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

      三是打造宋元德化窑展示馆文物3D数字化及投影互动展示项目,运用三维动态建模与投影技术,将文物高精度数字化并立体化呈现于空间,打造沉浸式光影盛宴,实现历史场景活化与创新传承。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推动德化非遗文化的活化利用。一是继续推进各级非遗项目与传承人的评选和推荐工作,拟再开展一次县级非遗项目、一次县级非遗传承人评选工作,同时,加强与上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沟通,做好更高层次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二是持续开展各类非遗活动,拟组织开展或参与“探索世遗之城·共赏非遗芳华”——泉州非遗进古城、非遗购物节、瓷艺城文创市集、红旗坊文创市集、第16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活动,组织我县优秀非遗作品参与相关活动,助力德化优秀非遗文化走出去,进一步打响世界瓷都文化品牌;三是用好《德化县文艺发展基金扶持奖励实施方案》等政策,为非遗的宣传展示、活化利用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

      

      分管领导:潘文剑

      经办人员:张逸斌

      联系电话:0595-23523257

      德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