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化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5109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7-23 17:09 浏览量:

    赖剑非等4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瓷都品牌文艺产品建设 提升地域旅游文化影响的建议》已收悉,现结合我局工作,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创新文艺展演表现形式,开展常态性的地域特色传统文化活动。通过“墟日文化车”“百姓大舞台”“文化文艺走基层”“中国白文艺三十分”等多样化流动平台,推动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木偶戏原创曲目、南音原创剧目在元宵节、劳动节等多个特殊时间节点进行演出。同时,组织相关文艺团体将原创作品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生动展现德化文化的魅力。在具体演出活动方面,组织我县木偶剧团携本土剧目《德化赖垓》参加2025年“泉州有戏·南戏十二时辰”戏曲展演游园会活动;组织瓷艺城创编南音情景剧《丝路瓷艺》,以南音为载体,结合《阳关三叠》、《暗想暗猜》、《望明月》、《出画堂》等南音名曲,以话剧、默剧、音乐剧和舞蹈的表演形式,讲述几代陶瓷工匠的成长之路,此剧目在2023年12月31日首次公演,后续在劳动节、国庆节等节日进行部分演出。

      二、办好“一县一台戏”,助力瓷都德化文化文艺繁荣发展。一是我县于2024年11月成立“一县一台戏”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常务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县文旅局、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县教育局等,明确我县演出主题为:遇见中国白——2024年德化“文化一台戏”文艺演出。演出分为“瓷都印象”“毓秀之城”“古窑雅韵”“白润天下”四个篇章,包含11个节目,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省级非遗项目德化山歌、市级非遗项目泉州刣狮、三通鼓和德化纸狮习俗,以及南音、木偶、古琴等众多非遗文化融入进行创作编排。目前,“遇见中国白”文化一台戏已在霞田文体园小剧场、2024大师IP+新品发布会、第十二届全球视频媒体论坛考察团来我县考察等重要场合演出。同时,2025年“五一”节期间,县文旅局在瓷艺城户外广场举办畅游瓷都·乐享五一“遇见中国白”文化一台戏文艺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文化演出内容,提升演艺质量。二是为进一步对我县文化一台戏进行提升,我局积极对接泉州歌舞剧团,邀请泉州歌舞剧团舞蹈编导老师及其团队对我县文化一台戏进行串联改编、优化提升,加大对我县文化的挖掘,将龙虎旗、畲族舞蹈等本土文化特色增加进“遇见中国白”文化一台戏的演出,编导团队目前已提出整体提升方案,新方案以探秘德化陶瓷原材料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挖掘我县文化特色,通过多种舞台形式演绎德化的山、水、民俗、人文,脉络更清晰,故事性更强,舞台效果更好。目前,该团队已进场指导排练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瓷都品牌文艺产品的建设发展。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与高校、艺术院校等合作,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德化本地的演艺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设立陶瓷文化与演艺创作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培养既懂陶瓷文化又懂演艺创作的复合型人才。制定人才优惠政策,通过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措施,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演艺人才到德化发展,为大型演艺项目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与融资渠道拓展。用好我县文艺发展基金,对优秀的大型演艺项目进行扶持,同时加大对演艺场馆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投入。制定优惠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大型演艺项目的投资和建设。通过政企合作模式,共同推进大型演艺项目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三是完善演艺运营模式。坚持市场化运作,探索“建设+运营”联动,根据大型演艺项目的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专业演艺场馆,对霞田文体园、瓷艺城、红旗坊等文体场馆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场馆设施设备水平,改善舞台效果,提升观演体验。

      

      分管领导:潘文剑

      经办人员:张逸斌

      联系电话:0595-23523257

      德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