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健康提示
时间:2024-06-07 16:41 浏览量:

      6月初夏,天气逐渐潮湿闷热,有利于蚊虫孳生和毒蕈生长,又逢端午佳节,人员流动频繁,各种聚餐活动也明显增加,易发生多种传染病。此外,6月又是考试季,广大考生应注意合理安排作息、饮食、睡眠等,确保身心健康。根据我市近期与既往的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及其季节性特点,结合国内外传染病疫情动态,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在6月份要注意预防以下疾病:

      重点关注: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食源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一般关注:流感、手足口病、百日咳、猩红热、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

      1.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疫区主要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的流行最为严重。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虫的孳生和活跃为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境外旅游、劳务输出和国际商业活动,也带来了蚊媒传染病输入导致本土病例发生的风险。

      防病提醒

      (1)除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对难以清除的积水轮胎可投放双硫磷灭幼蚊。

      (2)避免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等蚊子喜欢栖息的阴凉处逗留;在室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浅色长衣长裤,减少皮肤裸露,在裸露的皮肤喷涂驱蚊剂;在室内安装纱门纱窗,卧室使用蚊帐,也可以使用蚊香、电热蚊香液/片等驱杀蚊虫。

      (3)出现症状及时就诊。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说明外出旅居史。

      2.食源性疾病

      进入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食物更易腐败变质,易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同时野生植物和蘑菇陆续进入采食期,发生有毒植物中毒的风险亦随之升高。且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也相应增加。

      防病提醒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用流动的水洗手。并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比如聚餐时使用公勺公筷或实行分餐制。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制作食品时做到生熟分开加工,加工时要烧熟煮透,尽快食用;餐后剩余的食物要及时冷藏;隔夜食品要在彻底加热后再食用;不要生食肉类、海(水)产品等食品。

      (3)对于霉变的食物应及时处理掉,不可再加工食用。

      (4)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外出郊游时不采摘、购买、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来历不明的野菜、野果及菌类。

      (5)假期聚餐期间避免暴饮暴食,注意保持平衡饮食,做到荤素搭配、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6)一旦发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若食用野生植物后发生食物中毒,在及时就医的同时要保留剩余食材,留证待查。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防病提醒 

      (1)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坚持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和咳嗽礼仪、房间定时开窗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

      (2)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应避免带病上班、上学,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3)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同时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4)注意重点人群健康防护。老人、孩子、有慢性病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要远离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员,做好健康监测,有发热等不适时要及时就医。

      4.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为主。市民朋友们要提高防病意识,加强健康防护。

      防病提醒 

      (1)科学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日常做到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遵守卫生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早晚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加身体抵抗力。

      (4)学生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课,减少疾病传播。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手足口病

      6月正值手足口病高发时期。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多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引发聚集性疫情。

      防病提醒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这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孩子和家长在触摸口鼻前、外出后、饭前便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应用流动水、洗手液或肥皂正确洗手。

      (2)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应常通风,保持家庭内外卫生清洁,衣服、被褥要勤晾晒;对日常频繁接触的物品要定期做好清洁消毒,特别是对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并对家里地面、桌面、门把手、床围栏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做好个人防护。引导孩子平时多锻炼,以提高自身抵抗力,降低被感染的风险;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及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少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及时接种疫苗。建议6月龄—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5)尽早就医。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6.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婴幼儿,在未免疫的家庭接触者中继发感染率高达90%。

      防病提醒

      (1)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百白破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

      (2)托幼机构和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登记、通风消毒等制度,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

      (3)百日咳流行高发季节,儿童应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尽量远离剧烈咳嗽患者。出现鸡鸣样咳嗽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外出或接触其他人时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7.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儿童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密切接触、产道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一般可达38℃以上)、咽峡炎、“草莓”舌(舌充血、舌乳头红肿,形似草莓)、皮疹及疹退后皮肤脱屑、免疫性继发病。冬春为高发季节,以3-9岁儿童高发。

      防病提醒

      猩红热目前无疫苗可预防,预防性措施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

      (1)流行季节加强学校和家庭等室内通风,儿童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症状者应请其停课和及时就医治疗,同时做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

      (2)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

      (3)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规范洗手,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环境时要佩戴口罩。儿童饮食应注意营养搭配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炼,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8.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

      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是指动物甲型流感病毒(如H5N1、H7N9等亚型)突破种属屏障所致的人类感染或疾病。人主要通过接触携带病毒的动物或暴露于被病毒污染的环境而受到感染。一般起病较急,可出现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病提醒

      (1)避免接触病死禽畜及被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

      (2)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接触过生肉、生禽、禽蛋的用具做好清洗,建议定期消毒;烹饪时要烧熟煮透。

      (4)当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知医生自身职业接触史,或发病前的禽类暴露史尤其是病死禽暴露史,或活禽市场暴露史。

      9.布病

      布病又名“懒汉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伴有寒战),热型不规则,多汗、骨关节和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等症状。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在3—6月份。

      防病提醒

      (1)对家畜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牛、羊等畜类患布病最有效的方法。

      (2)不购买食用来源不明的畜类及肉制品、奶制品;不宰杀食用病死畜。

      (3)加工牛肉羊肉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处理生、熟肉的砧板和刀具要分开,并避免污染其他餐具;加工完后要用开水烫洗消毒,做好消毒处理。

      (4)食用牛羊肉时要煮熟煮透,生鲜奶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5)从事牛羊饲养、收购、屠宰加工及兽医等行业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自身职业和接触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