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名片
地处泉州西北山区腹地的德化窑系屈斗宫窑址和尾林—内坂窑址,是10到14世纪泉州地区最繁忙的外销瓷生产基地之一。
德化窑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输出商品生产的代表性窑址,古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也为中国手工业史、陶瓷史、海外交通史、对外贸易与经济交流史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制瓷技术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从10世纪开始,瓷器就成为中外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之一,风靡世界的瓷器成了中国的代名词——“china”。
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大力推动了当地陶瓷业的繁荣。在10到14世纪,各类窑场遍布泉州城内外,现已发现外销陶瓷窑址150多处,分布之广稳居中国第一。其中,最著名的窑场有德化窑、磁灶窑等。
距泉州古城130公里的德化县,境内山多、水足、矿富,为德化千年瓷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据《德化县文物志》记载,目前德化县境内发现的古窑址多达239处,其中青铜时代1处,唐代1处,宋元时期42处,明代30处,清代177处,民国时期55处。这些窑址遍布德化全境,很多窑址规模大,延烧时间长,有的从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内坂窑出土的米黄釉碗(宋代)
尾林窑址出土的蝴蝶纹洗(宋代)
宋元时期,得益于泉州海洋贸易的繁荣,德化窑迅速崛起。那时,德化境内窑场林立,生产规模庞大,瓷器品种丰富多样,在器形与纹饰上迎合海外市场需求,其产品大量销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当今世界各地的考古中,德化瓷被频频发现,备受瞩目。
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窑炉技术体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资料之一的屈斗宫窑址,以及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尾林窑址,甚至到明代以“釉面晶莹光亮,乳白似象牙,如凝脂冻玉,美不胜收”闻名于世的“中国白”,都承载着德化瓷器焙烧的千年记忆。
宋代窑具
伞状支烧具
德化先进的制瓷技艺、窑炉筑造技术以及庞大的生产规模,彰显出泉州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输出能力,甚至吸引日本“陶祖”加藤四郎,于南宋年间不远万里至德化学艺。
在10到14世纪,德化窑告别了自给自足模式,一跃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的外销陶瓷生产基地,由此蜚声海内外,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本期执行:东南早报记者 林福龙 陈小芬 吴嘉晓 实习生 林灿鑫 ■手绘图:樊云均
世界瓷都千秋窑火 见证“海丝”商贸盛况
【记者见闻】
翻山越岭探古窑 匠心瓷魂世代传
德化多山,植被茂盛。就在这绵延群山之中,丰富的矿产造就了德化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独特的陶瓷工艺自夏商至明清,传承数千年。伴随着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荣,德化瓷器更是走出国门,蜚声四海,赢得了世界赞誉。日前,记者一行驱车前往素有“世界陶瓷之都”美誉的德化县,探寻这“一窑跨千年”的古窑址。
屈斗宫窑址
德化制瓷历史悠长,境内古窑星罗棋布,其中著名的屈斗宫古瓷窑址就坐落于德化县城东隅。破寨山南坡上,一座红砖厝式的建筑静静地伫立着。推开大门,内部别有洞天,只见一条红色回廊沿山而筑,回廊下的古窑遗迹,零星瓷器残片散落其间。千年前,匠人们便是在这里架起柴堆,烧起窑火,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瓷器由此诞生。
屈斗宫出土的米黄釉锦地花卉纹粉盒(元代)
此山南麓还有一座供奉着窑神林炳的祖龙宫庙,与屈斗宫窑址相邻。相传北宋年间,德化人林炳尝试建造大窑,但屡试屡败,后经玄女托梦点拨,终建成。后人为纪念林炳的功绩,将他奉为窑神,每次烧窑前都来祭拜祈福,保佑窑火旺盛。
尾林窑与内坂窑位于德化三班镇,坐落于山林间,两窑仅一溪之隔。窑址皆顺山势而建,四周林木繁茂,适合就地取“柴”;而古时此处溪水充盈,亦便于匠人们行舟运货、取水制陶。在这里,上等优质的陶土、德化匠人的巧手、日臻先进的窑炉,共同造就了德化瓷器温润如玉、白如凝脂的特性。
沿山路而行,窑炉、作坊、水渠等遗迹隐约可见,四周散落着的古代瓷片仿佛是一块块历史碎片,让我们仿佛重回曾经热火朝天的制瓷场景。
宋元泉州,海外贸易兴盛,船舶如织,藩商云集,德化瓷器便是最重要的外销商品之一。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陶瓷精品被装载进商船,运送往世界各地,成为中国的独特名片。时至今日,德化陶瓷产业的神话仍在延续。
【专家讲述】
全国罕见!一窑横跨宋元明清
“德化陶瓷始于夏商,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聊到德化千年陶瓷发展历程时,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屈斗宫窑基的发现,证明自宋元以来,在德化尚存一种古老的“鸡笼窑”窑炉类型,填补了德化窑炉发展历史的一个空白,是研究中国古代南方窑炉技术体系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资料之一。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
“一眼千年” 尾林窑跨四个朝代
尾林窑、内坂窑遗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是德化窑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福建博物院曾组织队伍对尾林一号窑、内坂二号窑进行考古发掘。
宋元德化窑展示馆
“尾林窑址考古发掘揭露的四座窑炉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这处窑址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揭示德化窑从宋元时期的龙窑至明清时期的横室阶级窑的发展演变过程。在遗址点,从山上往山下望,宋、元、明、清的窑炉依次排布,十分罕见,堪称‘一眼千年’。”郑炯鑫介绍,该窑填补了德化窑古代窑业技术史的缺环,为展示德化古代制瓷工艺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羊泽林研究员表示,2020年的考古发掘中,作坊区发掘首次填补了德化古代窑业在瓷土加工、制瓷工序上的缺环。那次发掘还采集了200多件不同时代、不同釉色、不同窑址标本的胎釉成分数据,结合历年标本的测试成果,初步建立德化古窑址标本数据库,为开展德化窑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另悉,未来将在尾林窑、内坂窑遗址范围内,规划考古遗址公园。屈斗宫窑址与祖龙宫区域将规划成城市遗址公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保护遗址,传播千年陶瓷文化”。
日本“陶祖” 不远万里到德化学艺
“南宋年间,德化制瓷技术传入日本,甚至有日本人不远万里来德化取经。”郑炯鑫称,德化瓷器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品,与丝绸、茶叶并誉于世界,有“东方艺术珍宝”之称。
据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一书载称,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人加藤四郎曾随永平寺的禅僧道元入宋,到德化窑学习建窑、制瓷技术,回国后在日本濑户设窑烧制陶瓷,为日本制陶技术开辟了新纪元,后世尊加藤四郎为日本“陶祖”。加藤四郎将德化制瓷技术带至日本,也书写了中日文化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另据铃木已代《窑炉》一书称,日本将连室型窑称为“串窑”,概为间接地从中国福建流传过去,福建的德化窑估计为日本“串窑”的始祖。
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王公显贵才能消费,瓷器成了各国王室相互效仿、彼此攀比的“硬通货”。中国的瓷器被视为珍品,甚至被称为“白色的金子”。
据悉,1999年5月,清代道光年间沉船“泰兴”号出水,打捞出的35万多件瓷器都是清代的青花瓷,其中很多瓷器便来源于德化梅岭窑。此外,2007年8月打捞出水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相当一部分瓷器产自德化。“这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德化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也说明中国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最直接的见证物之一,是中外经济、文化和艺术交流的承载物。”郑炯鑫表示。
【护遗者说】
漫山遍野寻窑址 向村民宣传护窑
今年72岁的单金对是德化县龙浔镇高阳村人,祖辈从事烧陶业,让单金对对陶瓷很感兴趣,特别是烧陶的窑。虽然他从事的是种茶行业,但对德化陶瓷、德化窑的热爱深到了骨子里。在单金对10来岁时,他的祖父常对他说:“德化人以陶瓷为生,窑就是陶瓷人的命根子,要爱护它,才能知道老祖宗是怎么制作出瓷器的。”而今,谨记祖父教诲的单金对,走上护窑路已一个多甲子。
单金对
年少时走上护窑路
高阳村是陶瓷古村,制瓷历史悠久,境内有明清时期的古窑址二十多处。宋初,高阳村即是德化四大瓷村之一,其生产的瓷器通过“瓷帮古道”畅销海内外。
单金对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阳村很多人不制陶瓷,窑炉也闲着。为了开荒种田,不少村民将目光投向窑址,拿着锄头要掘除。得知此事后,他挨家挨户劝说:“德化是陶瓷城,靠陶瓷吃饭,咱的窑千万不能毁掉,以后有机会了,我们可以用这些窑烧陶瓷。”“老祖宗留下的财富,要保护起来,让后代学习研究怎么制陶”……那年,单金对16岁,是名中专生。村民想着他是读书人,眼光看得远,讲的也有道理,就纷纷放下了锄头。
从那时起,单金对走上护窑路,向村民宣传保护窑址的意义,闲时他就到山中寻访散落在村里的窑址。1993年,单金对在村里的一处山坡发现散落的瓷片,询问村中老人,得知这是一处清朝中期的窑址,名为松柏林尖窑。单金对很是兴奋,立即向村干部汇报。单金对说,此窑址在德化陶瓷志书中亦有记载,但具体地点不详。此次发现确定了松柏林尖窑的具体位置,让这座古窑址得到就地保护。
因单金对对高阳村窑址的熟悉,村里请他参与窑址的挖掘与保护。挖出的瓷片送给专家鉴定。至今,村里20多处古窑址都被保护了下来,目前村中有1000多人从事陶瓷行业。
供奉窑神林炳的祖龙宫
祭“窑坊公”祈瓷丰
单金对的祖父烧制的是日用陶瓷,以大茶壶居多。每次祖父准备起火烧窑,都会先祭奉“窑坊公”。祖父告诉他,“窑坊公”掌管着窑炉,祭祀“窑坊公”后,烧出来的瓷会特别漂亮。这样的仪式,德化做陶瓷的人都懂。
“窑坊公”指的是德化窑炉革新的先驱——林炳。林炳为北宋德化宝美(古称“窑台”“草埔尾”)人,立志将小窑建成大窑,但屡试屡败,最终在梦中经过仙女指点,成功改进窑炉建造技术,建成大窑,并将建窑技术传授四乡,深得群众爱戴。当地人建了“祖龙宫”供奉他,尊其为窑神“窑坊公”,每年农历五月十六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祭祀“窑坊公”习俗已千年有余,让人感兴趣的是,祭祀所用的并非美味佳肴,而是新做出来的陶瓷样品。据说,这种祭祀方式在闽南众多的庙宇中是独一无二的。德化当地的陶瓷从业者说,人们以此来纪念窑神的革新精神,也祈愿在陶瓷生产制造中能顺利如意,这已成为德化陶瓷文化重要活动之一。
相关阅读:
国内外发现的 宋元德化窑瓷器
西沙“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宋代沉船、菲律宾马尼拉圣安娜遗址等一系列国内外考古发现表明,德化窑陶瓷是宋元泉州港海外贸易的重要外销产品。“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出水遗物丰富,其中德化窑瓷器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产品是青白瓷盆、碗、盘、罐、碟瓶、执壶等。
在菲律宾的古窑址和古墓葬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德化窑白瓷。器形有执壶、军持、罐、瓶、高足杯等,瓷器纹饰有莲花瓣、卷叶、牡丹、飞鹅、线纹、万字符号、水生植物、玫瑰花等。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沉船出水文物主要是铁器和陶瓷,较完整的陶瓷器超过12000件,大部分来自福建,以德化窑产品为主。
文物大事记
●1961年,经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屈斗宫窑址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国务院公布福建省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包括三班、盖德、龙浔、浔中四个乡镇的宋至明代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窑址西侧树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标志。
●1989年,成立德化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1996年,省政府公布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保护范围。
●2000年,屈斗宫德化窑树立文物保护标志牌40个。
●2005年,编制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四有”文字、图片等纸质档案。
●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省文化厅、省住建厅公布屈斗宫建设控制地带。
●2017年,德化县文物管理部门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德化窑遗址总体规划,并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