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德化县人民政府县长 黄文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德化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汇聚全县各方力量,沉着应对,积极应战,全面实施“五个年”活动,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这一年,我们坚守生命安全,严密布控,有为应对了疫情考验。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按照中央、省、市防控部署,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立防控应急指挥部和工作专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和各项防控措施,定时集中会商研判,持续加强联防联控。采取“大数据+网格化”排查,全面推行“八闽健康码”,及时组织防控物资,投入943万元高效建成3个PCR实验室,核酸检测12万多人次,疫情防控有序平稳,持续保持“零病例”。
这一年,我们抢抓复工复产,精准施策,全力稳住了经济大盘。始终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经济运行实现较快回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预计,下同),主要指标保持平稳。突出助企帮扶。强化企业服务、政策支撑和金融输血,建立企业协办员制度,出台支持企业复工稳岗5条、做好“六稳”落实“六保”39条、促进陶瓷产业健康稳定发展58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兑现政策资金2.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2.3亿元,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5.08亿元、增长3.3%,企业应急保障周转金为企业转续贷5亿元,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3.9亿元、纾困贷款2.58亿元,全力推动经济复苏。突出投资拉动。启动新一轮逆周期投资,全县21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1.3亿元,增长21.8%。新增“五个一批”项目88个、总投资427亿元。优化招商闭环管理办法,开展产业链招商季行动,全县新引进项目59个,协议总投资186亿元、增长10%,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3个;在谈项目74个,意向总投资159.96亿元。突出要素保障。统筹推进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供地1520亩,林地报批7492亩,清理批而未供与闲置土地735亩,争取政府债券资金11.64亿元、增长40.2%,有效保障项目用地用林及资金需求。开展“营商环境攻坚提质”活动,推行“三机制、四通办、五免费”举措,在全省率先推出“单环节”审批机制,企业开办35个事项全部实现“一日办”;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网上可办率达96.5%。
这一年,我们紧扣内外循环,转危为机,有效夯实了实体根基。陶瓷业在逆境中升级突围。扎实开展陶瓷转型突破年活动,全年陶瓷产值有望突破400亿元大关。全力稳住国外市场,组织参加首届线上广交会、陶瓷境外(波兰)线上经贸对接会、省外贸云展会,引导企业充分运用出口信保等政策规避风险,增加外贸经营权备案登记企业59家。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高成长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家,列入市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目录18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59家。推进国家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建和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成立陶瓷智能装备研究院、高科技陶瓷中试研究院,引进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80台(套),工业技改投资19.3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61.4%。新增专利1682件、国内商标6729件、国际注册商标44件。天猫服务中心、玩物得志平台、微拍堂落户德化,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0亿元,增长17.5%。成立德化陶瓷艺术大师联盟,与清华大学共建德化当代陶瓷艺术研究所,举办首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首届德化“瓷谷仙境”柴烧作品展、中国德化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中国陶瓷行业职业经理人标准(德化)研讨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创作交流会,开展“牛山牛瓷·十大牛瓷”征集创作和评奖活动,区域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在升温中成形成势。扎实开展全域旅游呈现年活动,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石牛山景区重新开园营业,顺美陶瓷文化世界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水口获评福建全域生态旅游小镇,佛岭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省级以上(金牌)旅游村、美丽休闲乡村4个。开展金牌导游、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名小吃、特色乡村土菜”、精品民宿等赛事、评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达503万人次、55亿元。农林业在壮大中特色发展。完成粮食生产播种面积13.5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83万亩。培育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示范基地6个,创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4个,新增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7个、农民合作示范社19家、家庭农场示范场13家、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上涌列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阿嫲家油”入选中国十佳粮油区域领导品牌。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2.5%。
这一年,我们注重城乡统筹,建管并重,大幅提升了家园品质。扎实开展城乡建设提升年活动,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城区品位不断提升。投入11亿元实施24个市政提升工程。霞田、官路、世科、科技园等片区改造扎实推进,瓷艺城列入全市新片区更新改造比拼项目。新改建污水、供水、燃气管网63.63公里,管线下地缆化6公里。新增城市道路30公里、沥青路4.3万平方米、隔离护栏15公里、泊车位783个。驾云亭公园扩建基本完工,建成唐寨山森林公园休闲绿道13.75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6.5公顷。编制智慧德化规划,建成5G基站580个。持续开展市容市貌、占道经营、渣土车“滴洒漏”等专项整治,拆除“两违”11.2万平方米,设置地摊244位、便民摊点302位。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投资1.49亿元实施172个乡村振兴项目,推进国宝省级特色乡镇建设,完成13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规划编制,龙塔列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区、首批“省民族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对象,2个村获评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4个村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2条。完成城关至上涌路段“白改黑”,建设上涌至桂阳镇镇通干线,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推进“一清二整三美化”专项整治,实施“一革命四行动”,完成农房整治1000栋,获评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率先在全市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管理试点,造林绿化2.3万亩。创建国家森林村庄14个,戴云山森林步道列入省第一批森林步道名单。桂阳列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乡镇,石牛山入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扎实开展浐溪水质提升“碧水清源”专项行动,完成浐溪水口和赤水段、涌溪桂阳段、春美双瀚溪、雷峰蕉溪等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治理水土流失3.26万亩。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获评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上榜“2020年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
这一年,我们突出补齐短板,普惠均等,持续增进了民生福祉。扎实开展保底创优深化年活动,民生支出23.3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3%,3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脱贫攻坚方面,筹集扶贫资金6612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2720万元,细化出台落实贫困户“战疫”19条,深入实施“消薄倍增”计划,全县191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31个村达20万元以上,占68.6%。教育事业方面,投入3.3亿元推进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竣工投用8个,新增学位4000个。职校、八中分别获评省示范现代中等职业学校、省二级达标高中,省级教育科研基地落户我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医疗养老方面,投入4950万元,建设县妇幼保健院、第三医院、县医院发热门诊楼、龙门滩隔离病区等医疗卫生项目。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镇巡回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平台改造提升等工作。创新建设爱心幸福城,动建县社会福利中心,盘活16个乡镇敬老院,关爱老年人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文化体育方面,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墟日文化车”百场文艺展演进乡镇等活动。桂祥图书馆建成开放。推进霞田文体园“一场两馆”建设,举办第24届全民健身节、第20届瓷都广场文化节、百场万人体育活动。德化窑遗址列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点,完成尾林、内坂窑址考古发掘,建成德化窑宋元遗址展示馆。安全生产方面,深入开展房屋安全“百日攻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创新网格化挂钩责任片区工作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管、联合惩戒等长效机制,推进陶瓷企业厂房消防安全、工业燃气安全等11个专项整治,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场所4698家、完成隐患整改15097项,排查房屋44058栋、完成分类处置871栋,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三年“双下降”。综治平安方面,落实“强基促稳”行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信访案件化解攻坚,建立县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点乡镇全覆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其它事业方面,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成立县佛教协会,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审计、人防、气象、地震、档案以及工会、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会、计生协会、慈善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坚持担当为重,廉洁自律,全面加强了自身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统领政府各项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干事创业比拼年活动,驰而不息纠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得到加强。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及工程变更审批流程,梳理乡镇权责清单,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节用裕民,带头过“紧日子”,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兜住“三保”支出底线。加强对三公经费等方面动态监控,制度化常态化开展“1+X”专项督查,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到实处。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化“一府两院”联席会制度,完成“七五”普法任务。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41件、政协提案161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十三五”收官作出了积极贡献。回顾过去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通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我们战胜了诸多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
五年来,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成立城建、文旅两大集团,国企改革稳步推进。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295亿元,年均增长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2015年增长41.1%、达9.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15年实现翻番,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18.98亿元、12.5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中上游水平。
五年来,产业发展向高层次跃进。一是陶瓷业加快升级。制定陶瓷产业跨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启动“中国白”未来共享、全球推广、创新提升三项计划,陶瓷产值年均增长11%。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十大典型县获国务院表彰,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向全球推广陶瓷版权保护“德化经验”,德化陶瓷品牌价值达1086亿元、居全国陶瓷产区第一位。二是旅游业迅速崛起。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成功打造石牛山、九仙山、云龙谷等拳头旅游产品,东线山水生态、西线栖养度假、中线陶瓷文化三条精品旅游线路逐渐成型,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6.3%。三是农林业发展壮大。深入实施“百亩基地、千亩产业”建设,深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创建省市级龙头企业17家、农民合作示范社30家、家庭农场示范场40家、林下经济基地112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42个,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
五年来,城乡建设向高品质推进。厦沙高速德化段、国道355城关至三班(永春界)路段建成通车,兴泉铁路德化段快速推进,成功争取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列入海西高速公路网,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乡镇通二级公路。城区建成区扩大6.46平方公里达30.4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75.8%,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园林县城。
五年来,生态环境向高颜值提升。完成造林绿化11.7万亩。彭村水库投产发电,完成闽江防洪工程德化段(一期)建设,成功创建龙门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和银瓶湖、大龙湖省级水利风景区,打造“一河一湖一景”德化版河湖长制。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一,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排名“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第11位,获评中国天然氧吧,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五年来,民生幸福向高指数攀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扶贫工作绩效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获评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滚动实施民生“XIN”行动项目15个。投入10.35亿元,推进32个教育项目建设,竣工投用27个,新增学位2万个,上学难问题逐步缓解。成立县总医院,建成投用县中医院新院区、县医院医技楼和浔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进城务工人员安居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列入全国试点。荣膺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省级科普示范县、双拥模范县、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负重前行,得到的收获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敢拼敢赢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德机构、驻德部队、武警官兵,企业界人士和来德创业务工人员,向海内外乡亲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对标先进地区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我们对德化发展中的挑战和工作中的不足有清醒的认识,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背景下经济下行和财力增长压力较大,地区生产总值未能完成年度目标,财政收支处于常态化“紧平衡”状态;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保市场生存困难不小,重大项目支撑不足,发展后劲乏力;农业农村基础较为薄弱,统筹城乡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升;民生事业存在短板,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需加快,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大力推进。对此,我们将化压力为动力,强化举措,全力以赴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21年工作安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在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全力打造闽中区域发展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五个泉州”和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贡献德化力量,努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德化篇章。
主要目标是:力争至2025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主要任务是:(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夯实实体根基,推动陶瓷产业强链、旅游产业补链、新兴产业建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力争至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750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40%。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力争至20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2.3%,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二)城乡统筹构建新格局。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协调推进,逐步解决好“小县大城关”发展模式下,城关独大、农村空心化严重的城乡发展格局,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力争至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左右,创建国家级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三)生态文明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单位建设用地产出、单位GDP用水量、能耗逐年降低,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力争至202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7.7%以上,生态环境质量继续走在省市前列,打造高颜值的美丽德化。(四)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教育、社保、医疗、养老和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打造教育强县,建设健康德化,创建爱心幸福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民族团结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五)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法治德化”深入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增强,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县域治理“德化样板”。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它各项指标也作了相应安排。重点要贯彻落实县委“一二三四”工作部署,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突出规模与质态并举,全力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1.培大育强陶瓷产业。引导企业内贸外贸“双向开发”,线上线下“双线作战”,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要在困难局势中稳住生产。继续扶持发展大师艺术瓷、出口工艺瓷、日用家居瓷,全力突破高科技陶瓷、卫浴陶瓷、建筑陶瓷,形成陶瓷发展“六大板块”,打造陶瓷产业升级版。实施龙头企业改造升级计划、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争取列入省市级产业龙头企业20家,力争“规下”转“规上”企业8家,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陶瓷家居装饰、家用陶瓷生产基地。二要在持续创新中转型升级。产品要推陈出新,鼓励引导在产品选材、线条、颜色、款式造型上创新创意,推动出口工艺瓷从做节日饰品为主向家居饰品为主转变,日用家居瓷由中低档向中高档转变,大师艺术瓷更具艺术品位和鉴赏价值。加快高科技陶瓷领域突破,加大微晶陶瓷研发力度,引进氧化锆、氮化硅陶瓷技术,推进过滤陶瓷、微波真空管等产品研发中试,争取更多高科技陶瓷项目成果转化。积极推动陶瓷与健康、光电、环保等领域相结合,打造范围更广的“陶瓷+”生态圈。技术要改造升级,不断完善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充分发挥陶瓷智能装备、高科技陶瓷产业中试研究院作用,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平台,开展科技项目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高科技陶瓷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陶瓷智能装备及产业孵化。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推广运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线80台(套)以上,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亿元以上。设计要提升转化,争创国家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办好“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何朝宗杯”陶瓷工业设计大赛、“中国白·主题文化沙龙”和创意设计对接会、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等活动,探索引入国际研发设计人才,进一步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建设“中国白·哲选”场景体验中心,巩固创建5家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积极打造产学研实训实践基地。发挥陶瓷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作用,定期举办工业设计培训班、名师讲坛,不断充实工业设计三维数字化人才库。三要在促进集聚中整合壮大。启动建设三班紫云、雷峰朱紫、盖德、国宝等小微企业创业园,加快推进古洋片区、紫洋陶瓷科技文化产业园、龙浔招商产业园、苏洋工业园、电商物流园等项目,引导企业“退城进园”,壮大园区经济。加快推进瓷艺城建设,确保陶瓷商城、万达广场、会展中心在2021年9月1日提前开业。持续推进中国茶具城建设,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茶具专业市场。推动新秀园加强与省内外艺术家交流合作,打造集高端艺术陶瓷创作交流和营销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完善中瓷网络,推动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瓷泥集采交易平台。四要在拓展市场中占据主动。品牌开路,力争新增商标2500件、专利1900件,强化德化陶瓷、德化瓷雕、德化白瓷、德化玉瓷、德化窑瓷器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运作,进一步扩大“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中国瓷都·德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销拓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举办或参加各项展会,创新举办线上“云展览”,助推中小微企业扩大出口。依靠拓展内需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持续办好“一会一节”,开展大小企业手拉手活动,重点支持内销龙头企业与外销中小企业开展合作,积极推动外销转内销。建立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大力发展直播带货模式,推动线下销售向线上销售转型。加强德化陶瓷艺术驻地中心、中国白推广展示中心、德化陶瓷营销中心的运营管理。诚信筑路,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环境等国际通行的标准认证,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监管,坚决打击抄袭跟风、贴牌生产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充分发挥大师联盟作用,加强陶瓷艺术大师服务管理,严格执行失信企业“红黄牌”“黑名单”制度,评选陶瓷行业“十佳诚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
2.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抢抓政策机遇,拓展投资空间,重点跟踪中央、省级预算内资金、政府专项债、新型融资三类项目政策,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投资计划盘子。深化项目精细化管理,落实协调调度制度,强化限时攻坚,严格督查考核,提高项目投资和效益。强化要素保障,加大土地报批、供应、存量盘活力度,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稳住投资基本盘。推动“五个一批”项目梯度转化,实施重点项目220个以上,新开工85个、竣工70个,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67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贡献率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以上。
3.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突出传统产业强链补链,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圈,分行业梳理产业发展空间,紧盯高科技陶瓷、文化旅游、大健康三个重点,策划生成一批符合产业发展且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精品项目。注重签约转化、投产效益,力争全年完成招商项目2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12个以上,重点跟踪对接养心谷森林小镇、卧龙潭旅游景区、高阳田园农旅综合体、银雪骨质瓷等重大在谈项目,力争茶油胶囊保健品、氮化硅高科技陶瓷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争取观音岐古镇、霞瑶云谷等重大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二)注重整合与优化并重,加快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
1.在产品开发上求突破,实现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6+1旅游产品”培育力度,不断丰富提升三条精品旅游线路。一要深化文旅融合。推进德化窑宋元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办好“祭窑神”等陶瓷文化特色主题活动。加快推进红旗坊、月记窑、祥云文创园、瓷谷仙境、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鼓励支持陶瓷艺术大师建设民间艺术馆、个人作品展示馆,培育一批众创空间、观光工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发展德化山歌、高甲戏、纸狮、木偶等特色民间民俗文化,培育一批红色教育、民俗体验文化旅游产品。二要深化农旅融合。加快推进石牛山、九仙山、云龙谷等生态旅游重点项目,抓好龙门湖、银瓶湖、大龙湖等水利风景区提升,修缮桂阳、云溪、琼溪、洋田等传统村落,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休闲农庄、观光田园等业态,让旅游更加惠民富民。三要深化养旅融合。大力发展食疗养生、温泉养生、森林理疗等旅游产品,加快推进瓷都印象生态园、不老溪森林康养等项目,逐步构建多元生态休闲养生产业体系。
2.在配套建设上求突破,实现全要素提升服务。一要优化旅游交通环境。推进石柱、山茶、潘祠、李溪等公路驿站建设,抓好葛坑至杨梅银杏路景观提升,切实解决景区“小交通”与主干道“大交通”的衔接问题,提升通达主景区沿途景观和旅游配套服务。二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抓好重点景区及周边供水、供电、环卫、消防、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旅游景区、交通干道、游客集散地及周边的环境综合整治,新改建一批游客服务中心,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打造舒适的旅游环境。积极开发具有德化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土特产、传统美食。积极引进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建设一支与全域旅游相适应的旅游人才队伍。三要增强接待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万佳酒店、曾坂民宿度假村等一批星级酒店和精品民宿群,扶持一批重点旅行社做大做强。积极引导现有的农家乐壮大规模、提升品质,逐步向农家客栈、度假庄园转变。
3.在品牌塑造上求突破,实现全角度精准营销。统筹传统和现代媒体,开展线上线下推广,全面打造“世界瓷都·自在德化”旅游品牌。积极编撰、挖掘喜闻乐见的德化故事,鼓励乡镇、景区开展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推行“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热点”营销计划,以活动提升旅游市场活力和吸引力。加强与旅行企业合作,组织参加国内各种旅游推介活动,深化与周边旅游圈的接轨融合,积极拓展福厦泉等省内客源市场,开辟周边省市潜力市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三)坚持品质与内涵齐抓,巩固深化宜居宜业文明城
1.加快城市建设。一要实施更新行动。编制老城区提升总体规划,加快推进道路、停车场等各类专项规划,以科学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继续推进世科、大洋、乐陶、官路、红旗瓷厂等片区改造,启动许厝、蒲坂、新寨等城中村改造,实施双渔新村、寨头新村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修补提升,抓好馨意、霞田等13个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二要注重外通内畅。做好“十四五”交通运输规划、中长期交通规划修编,启动大外环路规划建设。完成德化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公路设计和立项工作,争取昌厦高铁途经德化并设立站点。加快推进兴泉铁路德化段、动车站至城区市政道路建设,沥青化拓宽改造程田寺至三班大兴堡等城区道路,建设纵十二路(丁墘小学至南三环)、阳光酒店至官路下道路,拓宽改造科技园、金锁社区至南三环道路,实施旅游集散中心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加快建设闽兴公交总站,新增城乡公交路线2条,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三要补齐功能短板。实施35个城建重点项目,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推进凤洋居民健身休闲广场、凤凰山绿道建设,打造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活空间。推进海西天然气管网德化支线工程建设,新建燃气中压管道25公里;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17公里,改扩建城区自来水管网6公里,改善生活保障供给。推进飞龙桥头、德新大厦停车场建设,逐步解决“停车难”问题。
2.细化城市管理。持续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行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把地下各种管网设施和地上市政设施全面纳入“数字城管”平台,强化城区综合执法。实施蕉溪片区污水引至县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餐厨垃圾预处理站(一期)、建筑垃圾消纳场(一期),新建改造一批垃圾转运站、公厕。建设东埔、蒲坂农贸市场。实施城区主干道智慧路灯系统建设,启动戴云酒店至盖德动车站夜景工程,电力管线下地缆化10公里。深化“两违”综合治理,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持续提升瓷都形象。
3.焕发城市活力。依托城建、文旅两大集团,盘活商铺、车位等城市国有资产,充分发挥投融资作用,积极通过专项债券、银行融资、争取补助等方式筹措资金,强化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形成“投入-发展-再投入”的城市发展格局。活化利用陶瓷老街区、老厂区、老窑址,注入休闲、文化、创意等业态,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金龙城、影视城商业街圈,深入打造茶具城、博物馆广场“打卡地”,推进浐溪南岸休闲街建设,繁荣夜间经济,满足市民消费升级需求。持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570个,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四)推进发展与改革联动,持续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县
1.推动产业兴旺。一要做优特色现代农业。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21.84万亩耕地红线。扎实创建“三黑三黄三宝”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推进上涌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新建县级农业产业园5个,争取“三品一标”认证3个。加快推进牧谷戴云、嘉绿、林盛、顺达等项目建设,深化春秋葡萄酒庄、新吉盛黑兔肉制品、英山淮山、健丰棘胸蛙、祥山大果油茶、涌兴大米等加工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入市品级。二要挖潜生态经济林业。加大“林下三宝”扶持力度,抓好11个森林康养、林下经济项目。发展壮大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加强国有林场管理,推动林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三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完善乡村产业项目奖补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方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资源向产业效益转变。稳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应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农村集体资产市场化运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规模效益,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2.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省道310德化龙门滩至苏洋段、龙门滩至碗坑段、水口至桂阳段等道路建设,优化农村路网。启动国道355城关至水口段“白改黑”工程,实施南埕塔兜大桥危桥改建。继续抓好农村公路三年提升工程,实现所有通乡镇公路达生态示范路标准。投入使用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实施35kV、110kV输变电工程和10kV及以下农配网工程,推进抽水蓄能电站、李溪水库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保障农村用电、饮水安全。抓好涌溪库区移民后扶项目省级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一清二整三美化”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动乡村人居环境长治久美。
3.强化乡村治理。鼓励创新创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领办创办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服务、休闲农业经营及农村电子商务等经营实体。开展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倡导文明新风,全面铺开爱心幸福城创建工作,常态化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0个。实施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做好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推进省市级城乡社区服务站、“共治共享”新型社区试点建设。
(五)强化保护与治理同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1.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勘界立标工作,加大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7.2万亩,实施油茶施肥抚育垦复1.1万亩、松林改造提升1.96万亩。实施生态产品共享工程,开展村庄绿化、特色花卉景观及“三沿一环”森林景观改造提升、珍贵树种造林和林分修复1万亩。持续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抓好161万亩生态公益林、天然林保护。
2.铁腕推进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现减污降碳协调效应。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继续深化河湖长制,抓好闽江防洪工程德化段(二期)建设,推进浐溪龙门滩水库上游“碧水清源”专项整治,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整县推进项目,推动国、省控断面及水功能区水体改善、水质提升。
3.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强化产业引导,鼓励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严控新污染源。深化农药化肥零增长专项行动。完成浐溪龙门滩镇碧坑段、桂阳乡梓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美湖镇小尤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治理水土流失5000亩。实施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等工程,继续创建“绿盈乡村”。
(六)致力普惠与均衡兼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1.织好公共“服务网”。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编制“十四五”教育专项规划,抓好新寨小学、霞田中小学等13个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一中“省示范性高中”、三中“省二级达标高中”、职校“省高水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群”创建,实施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三项内涵提升工程,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步伐。二要提升医疗健康水平。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以县医院、中医院为龙头的两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县妇幼保健院、县医院龙门滩隔离病区建设,规划建设县中医院康复大楼,完善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和分级诊疗体系,持续推进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积极发展兴办各类康养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面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三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霞田文体园“一场两馆”、科技馆、社会公共体育场等项目建设,提升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及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城区企业设置一批县文化馆、图书馆基层服务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配套设施。继续深入开展“墟日文化车”百场文艺展演走基层、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活动。
2.织密民生“保障网”。全力办好43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进一步畅通失业登记和求职创业服务渠道,稳定就业基本盘。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比例。继续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加快县社会福利中心、农村幸福院、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照料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织牢安全“防护网”。持续深化保底创优“两大工程”,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德化。毫不放松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好德化“净土”。攻坚“强基促稳”三年行动,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严格食品药品监管。严防严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植物疾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强化社会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巩固提升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水平,申报司法部“智慧矫正中心”。深化国防教育,加强军人荣誉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两征两退”,提升国防后备力量整体水平。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支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优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服务型政府。
(一)忠诚为政,强化履职担当。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及县委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治理各领域全过程,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政府治理效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比激情、比担当、比落实”活动,实施突破“难硬重新”工作行动,着力解决一批高质量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二)勤勉施政,提升履职效能。建立健全“马上就办”常态化机制,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聚焦重点发力,以细化的目标、实化的任务、硬化的措施,推动各项部署做细做实做成。常态化评估调整政策措施,动态优化提升,增强政策措施的协同性、落地性和实效性。持续精简会议和文件,引导广大干部把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上。
(三)依法行政,规范履职行为。坚持依法科学决策,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民法典贯彻实施,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执法能力和执法规范化建设,让群众在每一项政务服务、执法中感受到透明便捷、公平正义。
(四)从严治政,净化履职生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项目决策、用地审批、招投标、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环节,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全覆盖。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需要新担当。德化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奋力抓落实,实干勇争先,为打造闽中区域发展中心谱写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