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时期,是确保我县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阶段,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有效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扎实推进“现代化绿色瓷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目标,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抢抓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致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方向性和关键性问题,扎实推进“现代化绿色瓷都”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持续向上的良好势头,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十二五”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初步统计(下同)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2.21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达37800元;财政总收入8.73亿元,年均增长10.1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96亿元,年均增长14.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4亿元,年均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亿元,年均增长14.1%。
2.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旅游经济地位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荣获“全国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福建省优秀旅游县”、“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等称号。2010年陶瓷产业产值82.38亿元,矿业产值16亿元,旅游总收入6.52亿元,接待游客118.6万人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11.8:51.8 :36.4调整为2010年7.4 :56.1 :36.5。
3.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构建对外经济发展新模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出口商品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利用外资质量持续提升,德台经贸合作取得了新进展。五年来,全县新增外资企业19家,实际利用外资2768万美元,比“十五”期间利用外资增长近一倍;企业自营出口规模扩大,实现外贸出口总额7.4亿美元,比“十五”增长68.2%。
4.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2.9亿元,比“十五”增长145.4%。建成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和进城大道延伸段,省道提级改造全面推进,通往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99.5%。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能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县电网35KV及以上变电容量达62万千伏安,全县水电装机容量28.48万千瓦,水能资源开发率94.3%。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达56.7%。
5.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能力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医保并入了新农合,2010年度全县总参保率达98.97%;科教文卫事业加快发展,全县高考每万人口本科上线率连续10年位居泉州市前列。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全县人口出生率11.75‰,政策符合率95.38%,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连续六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双拥模范县”、“全省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县”、“福建省首批平安县”等光荣称号。
6.生活环境质量稳步改善。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16051元和7357元,年均增长10.5%和9.0%。商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以内,已经基本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第29位、全省首位。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有利条件
(1)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亚洲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双方贸易产品基本实现零关税待遇。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有利于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将为我县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利用外资步伐,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出口产品挡次,促进经济较快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2)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始终贯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现高质增长、包容性增长和绿色增长,经济增长动力将转向以消费为主导,加快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全面推进,缩短了时空距离,有利于我县融入沿海“一小时经济圈”、“半小时生活圈”,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比较优势资源产业化,为引进外资和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国家鼓励发展低碳、循环和绿色经济,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为我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内生增长,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供了强力支持。
(3)从周边环境看:两岸关系出现了重大的积极变化。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赋予我省“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发展县域经济,提升综合实力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县享受革命老区中部待遇政策,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明确支持发展德化陶瓷产业集群,打造戴云山旅游圈和建设石牛山绿色生态旅游景区,有利于推进我县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绿色瓷都”。
2.制约因素
(1)从发展环境看: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孕育重大转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进行,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发达国家产业转向再制造化,日益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抬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出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等政策措施,将对我县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2)从产业发展看:我县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大,对财税增收贡献有限;企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有待调整优化。
(3)从社会事业看:由于我县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有限,社会保障需求和公共服务建设规模较小。发展先进制造业人力资源不足,现代服务业人才短缺,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已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建设水平不高,建设“宜业宜商宜居”现代化“绿色瓷都”任务仍然相当繁重。
(4)从资源环境看:国家鼓励发展低碳、循环和绿色经济,对经济发展方式、产业项目选择等制约作用日益突出,能源资源日益稀缺,将导致成本刚性上涨,保护生态环境压力加大,要求我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变革企业发展模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第二章 “十二五”规划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科学跨越为发展主题,以转型升级为战略主线,以生态宜居为核心价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支撑,以惠民富民为根本目的,持续丰富完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即明确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现代化绿色瓷都),推进两个加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宜居城市),突出三个增长区(陶瓷增长区,旅游养生区,矿产深加工区),强化四个带动(项目带动、创新带动、品牌带动、服务带动),坚持五大战略(工业兴县战略、大城关发展战略、区域互动战略、科教强县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社会建设,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德台交流合作,做大做强工业、旅游、城市、文化,努力把德化打造成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绿色瓷都。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借鉴德化前两次“解放思想”推进大发展的成功经验,倍加珍惜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县人民打下的发展基础,巩固提升第三次思想解放成果,进一步破除不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思维定势,与时俱进,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理念、思路、举措,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转变提升。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切实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坚持改革开放。实施改革攻坚战略,突破阻碍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大开放、大交流、大发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参与区域合作,提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民生优先。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
坚持环境先造。敢于、善于负债经营,大气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快捷通道,架高创业平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建设宜居环境,加快推动生产、生活要素集聚,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德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建设陶瓷创意产业基地,打造国际陶瓷艺术城;加快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打造福建重要的矿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海西旅游度假胜地,打造全国旅游养生村;加快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打造中国瓷都·生态旅游宜居城市;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对接基地,打造两岸特色领域合作交流前沿平台,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经济发展指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基础上,至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年均递增12.5%以上,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万美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超过16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预算收入超过8.4亿元,年均增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年均增长13%;自营出口商品总值2.9亿美元,年均增长10%;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
结构优化目标。至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5 :54:40.5。第三产业增加值81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12%。其中,陶瓷产值140亿元,年均增长10%;矿产产值33亿元,年均增长15%;44家企业产值超亿元,2家企业产值超10亿元,2家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争取上市公司达2家以上。
创新能力指标。到2015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R&D经费)占当年GDP比重达2%,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分别递增12%、10%,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
城镇建设指标。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协调城乡与区域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县城镇化水平达66%以上,县城建成区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23万人以内,建成“现代化绿色瓷都”。
民生改善指标。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469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1320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以上。
公共服务指标。至201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以上,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7.9年提高到9.6年。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每千人医生数、每千人病床数(户籍人口计算)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公用设施体系基本形成,民主法制更加完备,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环境保护指标。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79.05%,达到国家生态森林城市标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8%和9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基数内。
附:德化县“十二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 |
单位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率 |
指标 属性 |
|
经济发展指标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02.21 |
200 |
12.5%以上 |
预期性 |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28.3 |
266 |
14% |
预期性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14.34 |
17.9 |
3% |
预期性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8.7269 |
16 |
13%以上 |
预期性 |
|
一般预算收入 |
亿元 |
4.6922 |
8.4 |
11%以上 |
预期性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8 |
52 |
13% |
导向性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3.74 |
84 |
20% |
导向性 |
|
自营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1.81 |
2.9 |
10% |
导向性 |
|
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361 |
460 |
5% |
预期性 |
|
结构优化指标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36.5 |
40.5 |
|
预期性 |
规模以上工业占比 |
% |
86.4 |
87.5 |
|
预期性 |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6.52 |
28 |
27.5% |
导向性 |
|
陶瓷产值 |
亿元 |
82.4 |
140 |
10% |
预期性 |
|
矿业产值 |
亿元 |
16 |
33 |
15% |
预期性 |
|
创新能力指标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7.7 |
12 |
0.86 |
预期性 |
R&D占GDP比重 |
% |
1 |
2 |
0.2 |
预期性 |
|
专利申请量年均递增率 |
% |
|
|
12 |
预期性 |
|
专利授权量年均递增率 |
% |
|
|
10 |
预期性 |
|
城镇建设指标 |
城镇化率 |
% |
56.7 |
66 |
|
预期性 |
县城建成区面积 |
平方公里 |
11 |
20 |
|
预期性 |
|
城区人口总规模 |
万人 |
18 |
控制在23万人以内 |
|
预期性 |
|
城区绿地率 |
% |
32.3 |
35 |
|
预期性 |
|
户籍人口总人数 |
万人 |
32.04 |
33.45 |
|
约束性 |
|
民生改善指标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6.74 |
8 |
|
约束性 |
人均GDP |
元 |
37800 |
69600 |
13% |
预期性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6051 |
24696 |
9% |
预期性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7357 |
11320 |
9% |
预期性 |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 |
103.8 |
103%以内 |
|
预期性 |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 |
41.5 |
40.5 |
|
预期性 |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 |
42.6 |
41.5 |
|
预期性 |
|
公共服务指标 |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7.9 |
9.6 |
|
预期性 |
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
万人 |
0.7 |
3.5 |
|
预期性 |
|
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
万人 |
0.6 |
3 |
|
预期性 |
|
新农合参保率 |
% |
98.97 |
99 |
|
约束性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1.16 |
1.6 |
|
预期性 |
|
环境保护指标 |
单位GDP综合能耗水平 |
吨标煤/万元 |
1.2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
约束性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万吨 |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
约束性 |
|
化学需氧量 |
万吨 |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
约束性 |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万吨 |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
约束性 |
|
氨氮排放量 |
万吨 |
|
完成市下达任务 |
|
约束性 |
|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
吨/万元 |
|
比2010年下降20% |
|
约束性 |
|
耕地保有量 |
万亩 |
22.66 |
21.12 |
|
约束性 |
|
森林蓄积量 |
万立方米 |
1245 |
1400 |
|
预期性 |
|
森林覆盖率 |
(%) |
77.3 |
79.05 |
|
预期性 |
|
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97 |
98 |
|
预期性 |
|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
% |
90 |
90 |
|
预期性 |
第三章 “十二五”规划空间布局
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按照“一主一次,中心集聚,两翼伸展,三片联动”城镇体系结构,加快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构建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配套完善、绿色生态的产业发展区。
一、县域空间布局
对接海峡西岸城市群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展规划,按照《德化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推进“一城八片”城市建设,加快大城关核心区、现代陶瓷和现代服务中心区建设,形成“一心四组团”空间布局结构,以方便、和谐、低碳为目标,加快打造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中国瓷都·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加快推进“一主一次、中心集聚、两翼伸展、三片联动”城镇体系建设,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上涌为县域中心镇,三班镇小城镇试点建设为重点,以省道206、203线沿线建制镇为纽带,南部县城片区、西北部上涌片区、东部水口片区联动发展的城镇发展格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中心集镇建设。推进强镇扩权改革,完善小城镇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人口、生产要素聚集,形成特色集镇。
二、产业空间布局
创意陶瓷发展区。以龙浔、浔中、三班、盖德等乡镇为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提升陶瓷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创建海峡两岸(德化)陶瓷创意产业基地,形成陶瓷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中国陶瓷工艺品创意生产出口基地,打造国际陶瓷艺术城。
生态旅游发展区。以雷峰、南埕、水口、赤水、国宝、春美等乡镇为主,充分发挥“两园两区”生态品牌优势和“两山两泉两漂”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线,规划开发瓷都生态园、生态农业园、油茶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山村体验、宗教文化、温泉养生、避暑疗养”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发展区,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养生村。
新兴产业发展区,以龙浔、浔中、上涌、龙门滩等乡镇为主,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加快建设碳酸钙产业园,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伏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矿产业发展区,以美湖铁矿,葛坑、杨梅、桂阳金矿,大铭、汤头钼矿为龙头,推进矿业企业异地技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企业重组兼并,打造矿产业工业集群,加快打造福建省重要的矿产业基地。
综合服务发展区,以县城中心城区为主,以上涌、水口次中心为辅,大力发展商贸、房地产、现代物流、社会中介和公共服务业;加快建设陶瓷文化营销平台、环城路农资配送中心、道口经济区,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产业为主的发展集聚区域。
第四章 “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
围绕“两个加快”要求,按照“稳定优化一产、提升调整二产、主攻扩展三产”思路,“十二五”时期德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陶瓷产业为统领,以旅游服务业为突破口,以打造矿产业集群为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发展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构建陶瓷业、矿产业、旅游业“三轮驱动、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1.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打造十大特色产业、培育百个农业典型、培养千户现代农业发展示范户、培训万名新型创业农民),加快发展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2015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30%以上,农业总产值达17.9亿元,年均增长3%。
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推广农业“五新”,实现农电、机械、排灌设施配套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推进撂荒地复耕和水利设施建设。强化集约经营,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和种植能手集中。做好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到2015年,力争新增农业主导产业基地面积1万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其中连片流转面积达50亩以上的超过5000亩,粮食产量稳定在8.57万吨。
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以“三黄三黑”等品牌农业为依托,加快建设“六个基地”(种植业良种繁育基地、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特色水产品良种繁育基地、森林种苗研发与繁育基地、生物质能源培育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基地)和一批名特优水果产区、蔬菜产区、现代畜牧业产区及花卉生产基地,实现特色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强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德化)农业交流服务中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台湾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林下产业,加快建设油茶、金线莲等特色种植业和无患子能源林基地。加快发展生物质能、生物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2015年,油茶林种植面积达13.8万亩;黄花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德化梨种植面积扩大到4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0.7万亩。年出栏黑鸡120万羽、黑兔20万只、黑羊1万头。
实施“强龙示范工程”。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扶持壮大绿源农产品、高山农产品、德化戴云养殖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扶持冠林、祥盛等一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林竹加工、藤草工艺、家居制品、油茶等农林产品深加工。
培育休闲观光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创办德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加快“三大园区”(德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德台农业休闲观光养生园、岱仙湖水利风景名胜园)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建设“森林人家”、“农家乐”、特色农产品观赏品尝、农事实地体验等项目。
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深化实施精品、名品战略,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组建农产品营销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农产品保鲜库、专业市场等平台,通过设立专卖店,发展网络农业和定单农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特色优势农业经济效益。
2.优化陶瓷产业,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水平
大力发展陶瓷创意产业,推进陶瓷文化营销平台建设,拓展日用瓷、文化陶瓷产品消费需求空间,完善陶瓷产业链,发展壮大陶瓷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国际陶瓷艺术城。2015年,全县陶瓷产值达140亿元,年均增长10%。
提升传统陶瓷。加强“一学院、一职校、一园区、两基地、四中心” 陶瓷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陶瓷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分工协作机制。深入研究窑炉节能、陶瓷新材料、新配方、标准化生产等共性与关键技术,改造提升陶瓷生产设备,提高陶瓷产业机械装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重点抓好标准陶瓷泥料生产线、陶瓷窑炉技改、自生釉骨瓷产业化、硬质精陶等项目。进一步优化陶瓷产品结构,巩固传统工艺陶瓷,发展中高档日用陶瓷、家居软装陶瓷以及特种陶瓷,壮大陶瓷产业集群。
发展创意陶瓷。规划建设海峡两岸(德化)陶瓷创意产业基地,以“两中心、两园区”(德台陶瓷科技产学研中心、德台陶瓷物流中心,台商创业园、月记窑等陶瓷文化创意园)为载体,加快建设中国瓷都(德化)国际陶艺家创作基地和中国瓷都当代陶艺家美术馆,促进陶瓷艺术家技术和文化交流,保护传承德化瓷烧制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实施陶瓷“技术、产品、管理”创新,以“保存、传承、熏陶、扬弃、再生”为理念,将文化元素融入陶瓷创作过程,促进陶瓷产品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从陶瓷工艺品向陶瓷艺术品转变,实现陶瓷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相统一。打响“中国瓷都·德化”世界品牌,把我县打造成享誉海内外的国际陶瓷艺术城。
壮大旅游陶瓷。引导陶瓷企业投入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组建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陶瓷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通过举办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引导陶瓷企业开发有良好市场效益和知名度的旅游商品,形成全省景区(点)为主,辐射国内景区(点)的旅游陶瓷商品营销网络。提升改造陶瓷街,建设集陶瓷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农特产品为一体的旅游购物步行街,形成独具特色的集现场制作、文化体验、艺术展示等为一体的旅游购物场所,不断提高陶瓷商品的旅游消费比重。
打造品牌陶瓷。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企业争创品牌,推进县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大师品牌整合互动发展。加快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中国瓷都·德化陶瓷产品营销中心,引导集团公司、自营出口企业在境外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和陶瓷配货中心,充分发挥冠福、富贵红等企业营销网络作用,持续扩大陶瓷产品市场占有率。借助中介机构对大师及其作品的包装宣传,培育德化名瓷收藏市场;探索成立德化陶瓷鉴赏委员会,开展陶瓷鉴赏活动,促使陶瓷品牌产品保值增值,实现由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申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强化德化白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引导白瓷生产企业申请注册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推广绿色陶瓷。全面实施《德化县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强窑炉技术创新和燃料应用技术研发,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促进陶瓷产业节能减排。注重循环经济节点技术开发,强化陶瓷产品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广应用自动控温电窑炉、陶瓷低温烧成、陶瓷自生釉等先进技术,加快开发新型陶瓷墙体材料,加强废瓷回收与再生利用。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巩固全国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县成果。
3.强化集群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发展壮大矿业集群。实施《德化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严格按照“重点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要求进行管理与开发。实施“大阳山”发展战略,以鑫阳矿业为龙头,发展壮大阳山铁矿、鑫阳矿业、阳春矿业、大阳矿业,使阳山成为我省重要的钢铁原料生产基地。加快黄金探采步伐,建立以双旗山金矿为龙头,以葛坑、汤头、桂阳、杨梅金矿为依托的黄金产业格局。充分利用阳山、上涌石灰岩资源,加快建设海峡水泥项目,力争早日投产。以汤头丘埕钼矿床为基础,以大铭、春美、上涌钼矿点为补充,建立钼矿生产基地。集中盖德、龙浔、美湖、汤头、桂阳、上涌等地瓷土原料到城区外围进行深加工,建立精瓷泥生产聚集带。以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产品深加工为重点,进一步整合矿产资源,促进规模经营、精深加工,发展矿产业集群。抓好阳山铁矿异地技改,双旗山“两矿一厂”及新鑫金矿资源整合,力争1家矿业企业上市。2015年,矿业产值达33亿元,年均增长15%。
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在上涌镇规划建设钙类无机粉体新材料产业园。利用我县丰富的石灰石矿资源,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合一钙类无机粉体生产工艺”和稀土“壳一核”改性技术,以福建省万旗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快开发“钙类无机粉体”系列技术产品,为高分子材料行业提供物美价廉的“无机绿色化工助剂”。大力引进资金和新技术,加快建设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钙类精细化工添加剂,打造我省重要的“精细钙类产品生产基地”。同时抓好新隆泰化工异地搬迁扩建工程,建设精细化工产业园。
打造不锈钢产业链。充分利用我县钼矿资源优势,加快大铭乡钼矿探采力度,投资建设钼矿深加工企业。加快建设福德镍铁二、三期工程,扩大镍铁生产规模。整合发展不锈钢资源,以丰富的水电资源为纽带,开发延伸钼、镍深加工下游产品,培育发展不锈钢产业。
发展光伏电子产业。加快福德光电科技、福建亚奇数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步伐,力争早日竣工投产。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技术引进水平,实现光伏电子产业集群跨越发展。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以旅游业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把服务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1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亿元,年均增长27.5%。
建设“全国旅游养生村”。科学修编《德化县旅游总体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优化旅游布局,加快打造“一心、两轴、三区”(“一心”是指旅游综合服务集散中心;“两轴”是指山水休闲养生轴、宗教文化体验轴;“三区”是指陶瓷文化旅游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宗教民俗旅游区)旅游发展格局,争创中国旅游强县。积极推进石牛山景区、九仙山景区、中国德化(国际)瓷都印象生态园、戴云山梦幻大峡谷、岱仙湖旅游休闲娱乐区、鑫泓顺休闲旅游、南埕休闲旅游区、大洲·瓷都龙泉、龙门滩水府、奎斗清岩运动休闲游、蟠龙谷温泉健康中心等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规划建设云顶山庄、五星级酒店、县游客服务中心和旅游车队,集约发展集度假、养生、康体、科普、探险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打造国家
发展陶瓷文化旅游。深入挖掘“德化窑”、“瓷圣”、“窑神”等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编制陶瓷生产历史和文化名人剧本,规划建设“瓷圣”主题公园,打造祖龙宫祭“窑神”大型陶瓷文化旅游活动,增强陶瓷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打响“瓷圣”和“窑神”品牌,全面展示千年瓷都文化魅力。整合提升陶瓷博物馆、屈斗宫古窑址、陶瓷工业旅游示范点等陶瓷文化旅游资源,建设陶瓷文化创意园、陶瓷艺术家创作中心和德化陶艺创作体验区等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陶瓷创意、商贸与学术交流活动,构筑集观赏、体验、交流、创作于一体的陶瓷文化旅游项目。加强宣传推介,加大各类广告投放力度,做好“德化窑陶瓷邮票”申报发行工作,编辑出版《中国瓷都德化精品集》,拍摄制作电视剧《瓷魂》,打响“中国瓷都·德化”品牌。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抓好现代物流载体建设,加快建设具有较强集散能力和服务功能的商品交易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引进大型连锁超市、商贸集团。培育发展现代物流市场,按照连锁经营化、代理配送化、组织集约化、交易手段电子化和网络化要求,加快建设大型陶瓷配货中心,促进仓储、物流配送业发展,重点抓好陶瓷文化营销平台、道口经济区、嘉荣物流、县城农贸市场等项目,加快传统商贸流通业向现代商贸流通业转型。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主动融入沿海“一小时经济圈”和“半小时生活圈”,高标志、高水平规划发展房地产业。围绕建设“大型楼盘、高层建筑、高档小区”目标,完善居住小区功能,加快推进时尚华庭、群盛?翰林府邸、嘉盛花苑、宝龙花园、金象佳园、凤凰山庄(四期)、云水山庄等一批特色建筑、高层建筑、精品楼盘和职工公寓、矿区居民异地安置住宅小区建设,美化优化人居环境。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发展九仙山、朱紫、蕉溪等旅游房地产和森林房地产,吸引高端人群消费。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和新村建设,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和廉租房,保障中低收入住房需求。培育二手房市场,扩大住房消费。
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健全配套政策,营造金融保险业发展环境,构建现代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吸引和支持各类金融保险机构在德化落户和开设分支机构,培育建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健全农村信贷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着力完善金融服务,扶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拓展金融产品。发展和规范保险市场,扩大保险市场规模,创新保险品种。鼓励发展投资基金,推动企业通过上市、发行票据、债券等途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建立财政支持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强化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经纪代理、咨询评估、法律公证等社会中介服务,推进交通运输等公共服务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便捷服务。转变社区服务方式,重点发展家政、家教、托幼、养老、培训、医疗卫生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科学规划商业网点和社区服务布局,加快建立门类齐全、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中心,引进培育一批社区服务品牌,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社区服务体系。培育农家美食、风味小吃等特色餐饮,拉动吃、住、娱、购等服务业发展。
二、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按照城乡协调发展要求,做好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分工明确、梯度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协调发展体系。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加快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环城乡镇、中心集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66%。
1.着力建设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构建现代化“绿色瓷都”。对接海峡西岸城市群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一心四组团”建设要求,加快规划建设集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体教育、食宿餐饮、旅游娱乐、陶瓷文化科技服务、对外交通等功能为一体的老城区和城北、城南组团的大城关核心区;集陶瓷产业、陶瓷文化和营销服务、对外交通等功能为一体的城西组团的现代陶瓷中心区;集综合服务、居住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城东组团的现代服务中心区,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做足现代城市元素。继续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按照《德化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要求,加快推进“一城八片”(“一城”指主城区,“八片”指盖德、三班、朱紫—蕉溪、高阳—紫云、龙翰、英山、大坂、奎斗等八个远景发展片区)建设。以旧城改造为依托,加快改造瓷都大道两侧、东埔(二期)、西门至陶瓷学院(二期)、南后街、王厝山、宝美街(二期)、岭兜、世科至土坂、后所新村和东环 (南环路立交桥至东头桥)等旧城片区,拓展主城区范围,形成“四大组团”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建设城东三至四期、宝美二期、紫云二至三期、英山、上寮、高阳、上涌、朱紫、长峰、苏洋等一批工业项目区,做大中心城区,加快形成140平方公里大城关规划区和38平方公里中心主城区范围。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23万人以内。
提升城市发展品位。将陶瓷文化元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及小城镇发展进程,把城区当作景区建设,按照“中国瓷都·生态旅游宜居城市”发展定位和“生态环境优越、社会功能发达、人民和谐友好、宁静整洁宜居”城市标准,加快推进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中心城区企业“退城进园”。突出瓷都特色风貌,加快国际陶瓷艺术城、陶瓷文化村、屈斗宫公园等建设。强化唐寨山森林公园、滨溪公园等维护和管理,规划建设文亭山、龙浔山、凤池宝美滨溪、龙鹏滨溪、虎头山等一批城市公园,加强浐溪两岸提级改造和水源治理。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加强对城市主干道、中心街区等城市空间艺术景观设计,提升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建设水平。以荣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在城区撤村设立社区居委会,加强城市公共管理,以品质生活促进和谐发展,把德化建成全省知名的养生、养老“洼地”。
2.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生活的美好家园。
完善中心集镇功能。围绕“一主一次、中心集聚、两翼伸展、三片联动”战略构想,把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抓好小城镇规划设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提升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图书馆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完善交通、给排水、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鼓励和引导人口、生产要素向中心集镇聚集,形成特色集镇。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编制“农村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建立农村旧宅基地复耕激励机制,健全征地补偿制度,推进土地连片开发整理,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完成3600亩土地开发整理任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流转机制和林业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稳妥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清除乡村债务,落实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政策。积极构建农村经济社会管理新框架、新体制,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发展是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践,继续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镇、村聚集。鼓励兴办各类服务组织和农产品交易市场,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和经营,确保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完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深化“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和“清洁家园行动”,防止农村垃圾、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建设连锁超市和放心店,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大力开展普法教育,鼓励司法部门和中介机构向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改善农村治安状况。
三、以扩大内需为导向,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促进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与投资带动、扩大内需与稳步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与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相结合,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1.强化内需拉动增长。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动力,也是拉动最终消费的有效手段。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适当提高劳动力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预期,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鼓励连锁便利店向农村社区沿伸,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组织家电及农机、节能产品下乡等消费优惠活动,提振城乡居民消费信心。积极培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旅游休闲、老年服务、家政服务等发展型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2.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强化项目培育,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征选平台和机制,提高重大项目策划生成水平,策划生成一批民生工程项目、产业升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按照“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对项目库进行滚动管理,增强项目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强化项目年度实施机制,每年安排50个以上的重大建设项目,年均投资35亿元左右,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一批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带动作用。
3. 加快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把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主攻方向,把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突破口。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府投资力度,夯实小城镇经济基础。加强小城镇与城市的有序分工、优势互补,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使城镇化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支撑。
4.提升农村消费能力。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经济联动发展,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点带面,强力推进产业集中发展、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生态集中保护和公共服务集中推进,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健全农村帮扶机制,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使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拓展内需增长空间。
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跨越发展保障水平
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布局,加快进出口通道、闽中山区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增强“同城效应”。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发展信息化,为跨越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1.建设现代交通网络。积极争取长泉铁路途经德化并设立站点、城关至永泰嵩口高速连接线,全力助推厦沙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建设环城路、省道203线、县乡道路提级改造和旅游风景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构建“一环三横六纵”(一环指环戴云山;三横指县道346五盖线、县道351雷春线、县道352龙东线;六纵指厦沙高速英山至葛坑、德化城关至永泰嵩口、省道203漳下线城关至水口、省道206西厦线城关至上涌、快速通道赤水至美湖、县道354杨剑线十字格至杨梅、葛坑、吉山、汤头、大铭、美湖、阳山)交通网络体系。做好城际轻轨建设前期工作。
2.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强化管理,狠抓技改,巩固提升水电业。以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建设为重点,做好220 KV国宝变电站前期工作,建设220KV金锁变电站(二期),李田二期、盖德、乐陶、北郊、美湖、上涌、三班等地110KV等输变电工程。逐步形成以220KV电压等级为枢纽、以110KV主骨干网架、35KV为辅助网架、10KV和380V网络协调配套的坚强电网。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发展农网智能化项目。
3.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东、泉三高速公路入口客运站及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城区公交体系。加快开发区、工业区、主干道等市政道路、绿化、环卫、排水、排污、燃气等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坪埔自来水管网改扩建,三班、水口等自来水厂,城市污水厂及管网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促进地热水扩容,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建设垃圾中转站等垃圾处理设施,适时开工建设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4.推进“智慧德化”建设。以构建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和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完成县移动公司TD-SCDMA网络建设,县电信局光进E家信息化光纤网络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和宽带化,提高电话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覆盖面。
5.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抓好防洪供水体系、森林防灾减灾体系、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地震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按照《德化县城区防洪规划(扩编)报告》要求,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建扩建一批雨水积蓄、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民生水利工程,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设浐溪防洪工程和彭村水库等,加快建设消防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训练中心、应急避难场所、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等项目。
五、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提升利用资源市场水平
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利用资金能力,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发展水平。
1.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依托资源、产业、发展空间等优势,围绕延伸产业链、填补产业空白、发展绿色环保和高新技术要求,策划、生成、筛选、储备一批项目,引导外商投资陶瓷、生态旅游、现代服务和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并购重组,引导外资企业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促进项目落地。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新型招商引资机制,引入更加灵活有效的招商方式,健全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加强异地商会建设,组织参加“5·18”、“6·18”交易会、“9·8”投洽会等重要商贸活动,持续实施“回归创业工程”,鼓励德化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培育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
2.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建设省级陶瓷重点出口基地为契机,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加大对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出口商品研发、展览、境外商标注册、境外销售渠道建设、维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扩大自主品牌、传统优势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效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继续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积极拓展东盟自贸区与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积极争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健全进出口预警、产业损害预警、应对技术壁垒等工作机制,发挥行业组织自律和协调功能,做好企业应对应诉国际贸易纠纷工作。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优秀人才,促进贸易与投资互动发展,拓展对外贸易发展空间。
3.深化德台产业对接。建立陶瓷销售、技术交流平台,加强与台湾陶瓷行业协会、企业沟通联系,把握ECFA正式启动机遇,扩大对台销售份额。促进德化陶瓷博物馆与台湾莺歌陶瓷博物馆、德化陶瓷学院与台北莺歌陶瓷职业学校合作交流,创建陶瓷创意示范基地,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宗教、祖地优势,促进宗亲文化交流,把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成海峡两岸学术交流、青少年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引进台湾农业技术、良种和设备,推广发展台湾精致农业、休闲农业,加快建设海峡两岸(德化)生物多样性、休闲观光生态园。建立旅游合作机制,推进水口镇与台中市石岗区对接,培育“阿里山·戴云山双向之旅”特色旅游品牌。
六、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改革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确定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突出制定公共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强化市场监管、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等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和规范审批行为,大力推行集中审批、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规划行政自由栽量权,提高政策执行效能。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监管机制和服务机构,强化对水、电、油、气等公共产品生产和流转监管。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推行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便民服务方式,有效服务基层、服务企业。
2.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融资能力,组建城建国投公司,整合做强国投公司、电力国投、文化国投、路桥国投等国有投融资公司。强化企业投资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制度,推进项目法人招标和非营利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项目后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政府支出的公共性、合理性和均衡性,保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继续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强化财政资金筹集、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监管。加强县、乡债务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推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继续清理和规范收费,减少收费项目。
3.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健全多元科技投入体系,逐步提高县级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到2015年,科技投入占县级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2.5%。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成果,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人均科普经费达1元以上,建设县科技馆等科普场所。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加快形成特色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完善福建省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网络服务中心,建设陶瓷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全国陶瓷行业销售、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盘活民营陶瓷科技研究所研发力量,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培育一批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强与台湾陶瓷产区技术研发与合作,促进陶瓷高新技术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七、强化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小康社会建设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创建“全省教育强县”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全面解决上学难、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继续办好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和远程教育,着力解决老年社区教育活动场所,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重视教育设施规划建设,迁建六中、特殊教育学校,新建霞田中学、霞田小学、鹏祥中学、鹏祥小学、城东小学和10所城区幼儿园,扩建八中、教师进修学校,续建“校安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1%以上;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99%以上,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7%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建1所省级示范高中,2所二级达标中学,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以上;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
2.推进人力资源建设。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育才、成才、用才工程,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良好氛围。创新人才发展政策,研究制定人才住房、户籍、教育等专项政策,实施人才、劳动力安居工程,着力解决外来人才、劳动力住房及学前教育问题,营造有利于人力资源集聚的良好环境。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队伍。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2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比重提高到19.8%。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1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4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0%,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14%。
3.促进文体事业发展。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中影万星影城、陶瓷博物馆(二期)、文化馆、乡镇和社区文化场所等重点文体项目,规划建设自然博物馆、海峡两岸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究基地。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新品牌。发挥独具特色的陶瓷、生态、民俗和红色文化优势,建设陶艺村、民俗博物馆,加强德化瓷烧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发展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实现收看收听全覆盖。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创新经营性文化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设一批文化品牌、文化企业。
4.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努力建成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医疗救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加快县医院、中医院迁扩建工程建设步伐,力争创办城东、三班分院。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继续扩大新农合保障面和受益面,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重点发展综合性民营高端医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建设,建立社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落实县乡对口支援制度,促进农村、社区卫生事业发展。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人/10万人以下,全县千人床位达4.8张。
5.巩固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推进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基层文明发展,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法律、文体、卫生、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按照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六大机制”要求,继续深化强基提质等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巩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到201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33.45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2‰以内,年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8‰,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5%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趋向正常。组织实施《德化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建设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深化国防宣传教育,开展“双拥共建”,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加强物价、统计、民族与宗教、气象、人防、信访、老年事业等工作。
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推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1.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严格耕地保护,严禁耕地抛荒,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强化建设用地管理,鼓励建设节约型的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和住宅小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完善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实现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双赢。
2.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发水能、地热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逐步实现能源结构低碳化。推行使用再生能源,引导企业低碳经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积极引进和推广高能效、低排放技术,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促进低碳循环发展,到2015年,单位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上级下达的基数内。
3.发展低碳经济。巩固“全国循环经济模式示范县”发展成果,持续完善“1+3+
4.保护生态环境。以创建生态县为目标,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意识。争创“省级森林城市”,注重森林经营,强化“两区两园”(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岱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石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和阔叶林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推进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大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抓好水土保持,加强水土流失生态工程建设,保持青山、碧水、蓝天,打造“森林之都”,建设“绿色宝库”,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
5.强化环境整治。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继续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五大工程,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加快园林绿化、夜景工程、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制定《德化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强化农业污染源治理,建设镇区安全引水工程。加强生态环境、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2015年,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
九、着力改善保障民生,提升和谐社会发展水平
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和以人为本理念,建立长效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矛盾疏导机制,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利益实际问题,推动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1.稳步增加城乡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增加城乡中低收入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严格实施《工资条例》,建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职工工资共决机制、正常调整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立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企业效益增长挂钩机制。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696元,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1320元,年均增长9%。
2.提高劳动就业水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制度。大力实施培训就业工程,加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就业服务,做好失地农民培训工作,鼓励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人力资源数据中心和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作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广泛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力争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内。
3.实施社会保障工程。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重视对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分类救助工作,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新型救助体系,完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留守老人保障机制,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失有所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力争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做到应保尽保。关心困难群众生活,组织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改善人民生活。
4.着力改善民心民生。按照“着力民生、着力民心”要求,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扶持贫困乡镇教育,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给比例,继续实施“造福工程”,解决老少边穷居民的居住困难问题。逐年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到“十二五”末期全县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20%以上,力争每个乡镇都有敬老院。严格执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制度,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城乡居民同步提高。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蓝天计划”,努力改善残疾孤儿养护、医疗、康复和教育条件。
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贯彻民族、宗教、侨务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务、村(社区)务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强化司法监督,确保公正廉洁执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6.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德化”建设。注重源头治理和群防群治,完善多元调解衔接机制,加大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力度,努力预防和减少犯罪。加大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层平安建设。抓好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安全保障建设,完善安全防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监管,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第五章 “十二五”规划保障措施
1.加快思想解放进程。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巩固提升第三次思想解放活动成果,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五立五破”思想意识,强化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激情,开拓创新,敢闯敢试,以更开阔的眼界、更博大的胸怀,深入探索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新举措,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
2.加强规划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完善绩效考核,强化激励措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效实施。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用对、用好、用强干部。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为我县“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3.优化跨越发展环境。坚持解放思想,增强发展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开展创建优良环境活动,营造关心发展环境、优化发展环境、维护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绿色通道”政策。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落实责任,做到标本兼治,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加快成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三乱”现象,全面清理规范收费项目,进一步消除影响发展环境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现跨越发展创造条件。
4.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强化发展投入保障。建立政府投资管理机制,拓展融资渠道,支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拓宽社会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政策允许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投融资责任约束机制,强化政府出资项目的监督和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拓宽科技创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陶瓷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投入,加大县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政府、银行与企业沟通联系,有序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鼓励银行为企业和公共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强化诚信意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
5.落实先行先试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实施纲要》要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先行先试;在改革开放、产业承接、推进对外经济合作中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贯彻落实中央赋予的对台先行先试政策,围绕旅游资源、农村休闲产业、陶瓷产业等重点行业,扩大德台经贸合作。加强与台湾旅游资源县(市)合作,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市场,使我县成为海峡两岸双向旅游前沿平台、黄金通道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6.实施“弯道超越”战略。加大引资引智力度,着力抓好项目前期、落地、建设、投产、见效等衔接工作,增强项目带动效应和发展后劲。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城市化建设实现“后发快进”提供动力;以规划为龙头,提升园区、产业发展水平,为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弯道超越”创造条件。突出重点建设,加强项目储备,强化企业需求对接服务,为项目带动战略提供保障。树立科学生财、科学聚财和科学用财观念,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为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提升发展后劲奠定基础。加快旧城改造,盘活土地资源,做好上争外引内筹工作,引导要素资源集聚,为推进跨越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7.强化规划监督实施。加大《“十二五”规划纲要》宣传,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促进总体规划与重点专项规划、年度计划有机衔接,使规划实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保证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健全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做好规划实施情况年度检查,加强规划动态监测、评估和修订工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检查和政协民主监督,针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