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4-02-29 16:39:00

县政务服务中心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中共德化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关于印发《德化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现将县政务服务中心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1.分级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探索推行“免证办”“一码办”。制定政务服务“免证办”实施方案,公布首批“免证办”事项清单222个;积极推进数据交互共享、网上核验和跨部门联动核查,有效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信息免填写、纸质材料免提交、相关信息“最多跑一次”,在政务服务大厅一楼显眼处布置张贴“德化县行政许可高频事项清单二维码”,在公众号上设置高频事项“码上办”,提高办事流程知晓率;通过“泉州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的“数字身份空间”自助开通个人数字身份空间领取身份码,实现预约信息、取号、证照调用等功能。同时探索“一码”办,对企业办事提交的材料、各审批部门办理过的各类证照通过“扫码”认证即可不用再提交证明材料,打造办事、互动、资料“一体化”平台。二是推广告知承诺制。窗口工作人员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将虚假承诺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让申请人对证明事项作出承诺并愿意承担承诺不实的法律责任。申请人可通过书面承诺代替被继承人父母死亡、婚姻关系、房屋门牌变更、房屋灭失、小微企业等证明材料,不需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即可申请办理不动产继承转移登记、门牌变更登记、小微企业缴纳不动产登记费、房屋灭失注销登记业务。通过“承诺”代替“证明”,实现了环节减、证明少、跑腿少,提高了登记效能,节省了办事成本,减轻了办事负担。三是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我县按照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部署要求,探索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我县已出台“一业一证”改革相关实施方案并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的工作要求,立足我县实际,以简化和优化开办企业与经营许可审批流程为突破点,从业务关联程度、办件高频程度等维度入手,梳理出“便利店(超市)行业”、“餐饮(饭店)行业”和“美容美发(医疗美容)行业”等3个行业。目前已对接省大数据公司进行相关办件测试。四是做好五级十五同绑定工作。督促各进驻部门窗口主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五级十五同”绑定工作,要求进驻部门动态调整、及时更新办事指南信息,加强事项变更操作培训和业务指导,目前绑定率为100%其中,行政许可“一趟不用跑”事项的覆盖率96.53%;行政许可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率76.88%;行政许可事项“减时间”成效88.58%,即办程度61.85%,均高于市级平均值。

2.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一推行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按照“全覆盖、全周期、全过程”的服务目标,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前期指导服务、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水电气网报装等全生命周期,建立流程及用时管控机制,实行审批服务“颗粒化”管理,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集成化办理。同时试行工程项目建设审批“用地清单制”,做到“一张清单管审批、清单之外无审批”,先后对东悦电器、品为智能科技等项目开展“模拟审批”+“用地清单”制审批改革试点二是持续实行“模拟审批”制。充分利用土地林地报批、组织土地出让的“空档期”,在项目业主自愿申请的前提下,部门提前介入、靠前指导,将方案审查、施工图审、工程规划许可、工程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以模拟方式前置办理,出具注有“模拟”字样的模拟审批文件,推进“拿地即开工”。累计受理14件,其中1家已拿地换证,11办结施工许可证模拟,2家申请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模拟三是推行审批服务帮办代办制。制定《德化县实行“审批不见面、企业零跑腿”专项行动方案》,发挥全县290个代办服务点和镇村两级干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爱心小分队、重点项目服务员5支帮办代办队伍作用,每个乡镇指定专人负责帮代办,对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全县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实行全程替代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今年累计开展帮代办762件(次)。四是深化政府集中购买图审服务。深入实施政府购买图审服务,推行消防、人防等技术审查一并纳入施工图联合审查和建设工程在办理施工许可前先行开展分阶段施工图审查、低风险建设工程施工图免于审查等办法,提升图审效率,图审总耗时压缩至11个工作日以内。今年累计受理图审业务159件,其中政府主导项目22件,节省40万元;社会投资项目137件,为企业项目节省了198多万元。同时,推行工程规划方案审查购买服务,对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总平布局、日照分析、交通影响评价等技术指标服务费用由政府购买,第三方审查单位进驻中心集中管理,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效率,助推工程建设项目“加速度”。自今年1月实施以来,累计受理108件,总建筑面积442万㎡。

3.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一是依托“一体化平台”加强镇村联动。着力推动政务服务“自助办”“就近办”,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沿街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党群城市家园、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城区两镇的富东社区、凤凰社区、浔东社区、大洋社区、丁墘村及三班镇茶具城6个“党建+”邻里中心便民服务点投放32台政务自助机并进行升级改造,推动数字化政务服务向乡村和基层延伸,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截至目前共有131个“e政务”便民服务事项进驻自助机办理。按照市中心要求,学习惠安经验,依托“一体化平台”,深化镇村政务服务拓展应用,不断提高镇村政务服务应用水平,8月以来累计实现镇村联动办件量1762件。二是推行水电气网“全生命周期”联办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为原则,对不动产、供水、供电、供气、供网等部门(单位)现有涉及二手房交易登记环节的审批及服务流程进行梳理,通过材料再精简、流程再优化、环节再整合,推出“综合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证”的套餐式审批服务,实行“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办成、一件一评、一体管理”,线上“一网通办”,线下“最多跑一次”,实现跨部门的无缝对接、集成办理。积极贯彻落实新增“跨省通办”事项,已与浙江衢州市江山市、江西黎川县签订“跨省通办”框架协议。三是开展审批服务“下一线、走基层”协调专项活动。组织政务服务中心相关窗口工作人员、涉审部门业务骨干、帮代办人员组成“大篷车”“轻骑兵”“小分队”等队伍,大力开展“下一线、走基层”专项协调服务活动进企业、走项目、听需求、解难题,建设项目服务专区开通综合性企业热线23592626”,建立需求、问题、任务、整改“四张清单”,实行“一企一策一档、一项目一专班一服务”服务模式,闭环解决问题。今年开展专项协调活动58场次,走访调研企业项目77个,召开座谈会5场次,协调解决问题73个,完成企业帮办代办435家(次)、乡镇帮办代办703件。共有32个部门开展“局长走流程”专项活动,开展走流程事项总数132个,线下“走流程”事项数118个,“网上办”事项数11个,掌上办事项数3个,涉及“一件事”集成套餐数46个,共梳理解决问题55个,压缩工作日5个,压缩环节1个,推行告知承诺制事项数33个,有效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四是巩固提升“全县通办”。立足我县与永春、大田等地相邻,围绕陶瓷产业吸纳周边邻县人员居住和务工的实际,探索“邻县通办”,通过沟通签订协议,梳理群众正常办理且可实现通办的事项清单,采取相互授权专用账号的方式办理“跨县”业务,打造“全县通办”升级版。目前已与大田县、永春县完成“邻县通办”协议签订,梳理邻县通办事项14项,并在进城党群城市家园、政务服务大厅6楼设置“邻县通办”专窗,今年累计完成“全县通办”8387五是推动政务服务数据汇聚共享。严格在业务办结时同步生成、变更或废止电子证照,并同步推送至泉州市电子证照库。在审批服务过程中可从电子证照库获取电子证照作为办事材料的,不再要求群众重复提交相关纸质材料。今年来,共采集、生成各类电子证照77951份,查询调用电子证照16337份。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探索推行“数字政务门牌”。按照市中心部署要求,认真借鉴研究南安经验,探索推行“数字政务门牌”,组织各审批部门重点围绕企业群众常办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分批次进行全要素标准化、颗粒化梳理,为群众提供事前引导服务,满足就近办、跨域办、视频办、在线帮办及网办指引等多种服务需求。

2.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考核水平。减少项目开工总历时,对未开工且符合桩基先行施工条件的项目,加强与项目业主沟通,先行办理施工许可证。对即将办理“企业投资备案”的项目,要靠前服务,尽量引导项目业主办理其他审批事项时再进行“企业投资备案”。

3.持续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主动与市级对接汇聚“一件事一次办”数据,并依托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完善“一件事一次办”综合评价功能。根据《关于提升“一件事一次办”考核指标的通知》要求做好“一件事”相关工作,持续整合资源,对已禁用套餐进一步优化提升,尽可能逐项突破“0”办件再次启用。

4.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轻骑兵“大篷车”活动。“局长走流程”活动融于日常、抓在日常,实现每月至少安排一次“走流程”活动。提高“轻骑兵”“大篷车”活动积极性,每月定期收集急需市级或省上协调解决的“堵点”“痛点”问题。

5.加强“一体化平台”镇村联动。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作计划,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镇村政务服务拓展应用各项工作,切实提高镇村政务服务质量和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