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窑炉
窑炉是泥坯经过高温烧成瓷器的重要设施,德化自商周时期开始使用窑炉烧制瓷器,结构独特,烧成技艺自成一体,品质超群。宋代拱窑师傅林炳被尊称为“窑神”,一生潜心窑炉营造技艺研究,并不辞辛劳传授窑工筑窑。后来应邀前往江西传授技艺,仙逝异乡。经考古发掘,德化窑历史上存在三种典型的窑炉类型,即龙窑、分室龙窑和阶级窑。
①龙窑,德化民间称“蛇目窑”,是德化窑古代烧制瓷器最主要也是最早的窑炉类型。一般依山势斜坡而建,从下往上看,形似一条从天而降的飞龙,又如蜿蜒于山坡的长蛇。其长度一般20-60米,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窑头有火膛、灰坑,窑室分若干节(方言称“目”),每一目的两侧设有窑门,作为装炉、出炉通道。窑门旁筑有护窑墙(方言称“窑乳”),设有投柴孔和火眼,投柴孔用于投柴加温,火眼用于放置温标或火照,以观察确定炉内火候。窑尾设有挡火墙,底下有一排通烟孔,通往烟囱。烧窑时,利用前低后高的高度差,使火焰自然上升,不断向后、向上推送传递,在热浪上升过程中充分利用余热。龙窑因结构简单,容量大,升降温快和流速快,可以营造还原气氛,使窑腔内温度分布较均匀,故败窑少,成品率较高。
②分室龙窑,德化民间称“鸡笼窑”,是龙窑向阶级窑过渡发展的一种窑炉结构,每一窑室均单独券顶,顶部像蛋壳或馒头,外观造型活像连在一起的一个个鸡笼。在龙窑的基础上,增大体量,窑室隔间分室不分级,也有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窑头有火膛,窑室两侧有护墙。鸡笼窑出现在德化制瓷业蓬勃发展的宋元时期,装烧量远大于龙窑。1976年发掘的屈斗宫窑是宋元之际使用的分室龙窑的代表,是典型的倒焰窑结构。
③阶级窑,又称“大窑”,始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坡度通常在10-15°之间,一般由3-9个窑室组成,窑底平坦,后间窑室比前间稍高,形成一级级台阶,窑室内阶从九级到几十级,高度从2米多到4米多,规模庞大。阶级窑的筑窑技术在明清时期传入日本。清代以来,日本人一直把德化窑视为“串窑的始祖”。1907年,日本人北村弥一郎在考察完德化窑窑炉后,认为“德化的窑和日本的窑即使在构造上有点不同,样式却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日本的窑是从福建省引进的话,德化窑应该是其源头。”日本古陶瓷专家铃木巳代三在《窑炉》一书中这样写道:“一般所说的串窑,系指砌筑于地面上并向上倾斜的窑,此型式的窑也有隧道型及连室型两种,而两种均称作串窑。日本则仅将连室型的成为串窑,概为间接的从中国福建省流传过来的,福建省的德化窑估计为串窑的始祖。”
2.装窑
窑工在坯胎制作、晾干、施釉后,将瓷坯一件件地装入窑炉中备烧,此为装窑。这是这个烧制过程中又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
装窑时前要检查窑炉,特别是窑壁的完整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把窑内打扫干净,窑底用土垫平,撒上一层瓷土砂或谷壳灰,或用固定的匣钵做窑底。按照器物造型和采用窑具的不同分为叠烧、对口烧、正烧(匣钵烧)、套烧、覆烧、支圈烧、垫饼烧等。
以匣钵为例,匣钵在装窑中非常重要,每一柱底部要装几个以前烧过的完好的熟匣钵,新匣钵放在上面。匣钵口通常一边高一边低,分别为硬口和软口,装成柱时要转动调整,硬口和软口对正装直。同一窑中价值较低的产品装在窑头(即“冷目”),或装在柱底的匣钵里;价值高的产品装在较好的窑位,即窑内的主体空间。
装窑是体力活,从古至今较少受人重视,然而装窑却大有学问,贯通着诸多科学原理,比如窑温在升高之后,受器物和匣钵的影响,四周的匣钵柱会产生微微的倾斜。所以,装窑时就必须注意,下部要装正,上部逐渐向中心稍微倾斜,才可防止高温造成倾斜以致倒塌,同时为确保高温下的稳定性,各柱与柱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隙,并且缝隙要均匀,不够平稳的匣钵柱需用碎匣钵片塞紧稳固。
3.烧成
又叫烧窑,是烧制过程中又一重要环节。装窑完成后要用窑砖和泥土浆把所有的窑门、投柴孔、温度观察孔都封好,即封窑。封窑后可挑选好时辰点火烧窑。
点火前,窑主就要根据窑炉结构确定所需燃料,古代德化窑烧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以松木、松枝为主,辅以杂木。松木含有松脂,燃烧时火力大,温度高。传统龙窑、鸡笼窑、阶级窑都采用松柴为燃料。点火前,窑主还要遵循民间烧窑传统习俗,举行仪式祭祀土地公和窑坊工。
德化传统的窑炉按烧成气氛不同可分为还原焰和氧化焰烧成两种。据考古资料分析,德化唐宋至元中晚期,多数窑炉采用还原焰烧成;元末以后,大量出现氧化焰烧成。
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窑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游离氧存在。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三氧化二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因此在日用瓷的烧窑过程中,多采用还原焰烧成。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有大量空气供给,窑中的氧气充足,一氧化碳较少,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极少
烧窑从窑头火膛开始燃烧,小火持续7至8小时预热。然后开始加柴,大火燃起,窑温即刻开始升高,约3至4小时后,烧窑师傅从观察孔勾出温标(又称“火照”,俗称“照子”),检查窑内的温度和气氛。一旦确认胎釉已经达到正烧,即窑头停止加柴,只投细柴烧小火,并开始打开第一窑室投柴口,从投柴口加大火力,等到第八间窑室达到温度后,第一窑室停火,移烧第二间窑室,以此类推。
烧窑过程中,决不能让冷空气进入窑室,器物接触冷空气会突然爆裂,所以在逐节往上烧的时候,窑头要不断添加松枝烧小火以保护温度。整个烧窑时间,秋冬时节窑内干燥,水分少,烧成时间可缩短至22小时左右;春夏季节窑内潮湿,水分较多,烧成时间需增至30小时左右。
烧窑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烧窑工匠长年累月的经验总结。
4.出窑
出窑是窑工们辛勤付出、无比期待的时刻。烧窑停火后,冷却时间大约需3天,即停火3天后方可开窑出瓷。出窑时需要先从窑门四周的匣钵开始,而后将投柴沟后的一排匣钵柱出窑。匣钵的出窑顺序一般是由上向下取,双手要配合好,以防止旧匣钵破裂导致器物掉落损坏。